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87|回复: 4

[转帖]动漫全方面资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2-27 20: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朋友建的论坛上扒来的,偶朋友自己写的……汗一记</P>9 v9 F1 M: r' y. ~( f
<P>=========================================================</P>
  I9 N5 q4 l. V7 ?1 \7 C<P>关于动画的制作——动画的分工 </P>
1 K9 b8 w% E! U* ~5 a! y5 o) @, o3 r$ H+ j; U) ?' t
9 W' M! X1 ~- e, i* k
4 i1 @# B, Z+ j, T2 n  K
<P>1. 原作或企画:创作原剧本,故事,小说的人。 </P>8 C3 }5 S- }4 ~0 S: T3 `9 \
<P>2. 脚本:将剧本或小说详细化的工作,具体到人物的对话,场景的切换,时间的分割。</P>
8 y% U& R- I( S* Z<P>3. 总监督: 导演, 一部片子全靠他了!</P>4 I8 O6 {' N7 D9 A. f0 ^( n2 N
<P>4. 作画监督: 负责整个作画的风格。 这是一个很大的卖点!</P>
3 v( E5 @% I% _3 _7 |, D0 d' }# m# r<P>5. 美术监督: 负责整个背景绘制的设定。</P>
, h, K, B; N. g' Y) P: ~; y<P>6. 摄影监督: 将画片拍成底片这个流程的负责人.</P>
! P* Y/ z. o1 ]2 X<P>7. 音响监督: 配音, 效果音, 配乐剪辑的负责人. </P>
8 E* ^5 z7 {1 L6 ?. V1 N9 @<P>8. 演出: 按导演的风格用极简单的线条画出分镜表.对人物的动作,场景......做出指示</P>
" U# z, f5 f) w5 k<P>9. 人物设定: 角色设定,设定一部动画片的人物!</P>7 m4 M5 n0 r; ]9 J  g% x3 T
<P>10.机械设定: 机械设定,设定动画片中的机械如桌子椅子,机器人等等。</P>
; |; ^7 i/ }! S' T1 s4 c<P>11.设计稿: 将分镜表进一步画成接近原画的草稿, 告诉原画如何工作,一般上面都有导演的指示。</P>& f- G1 A* t$ g* w
<P>12.原画: 按设计稿画出动画中人物等主要动作的人,造型能力很强,有良好绘画的基础。(我国有些动画加工公司有此人员,数量比较少) </P>
: n4 T8 l+ ^& T! X  W<P>13.作监:修正原画的错误,将原画画的不好的地方改正(水平极高)</P>3 f' y9 i/ @) M  }
<P>14.背景:画场景的工种,要有很好的水粉和水彩的功底。</P>
/ `; N3 s) T% k3 h" L<P>15.动画: 把原画间的动作画全.是整个动画片的主要部分,影响整个动画片质量的好坏,人数最多的部门,是最基础的环节,也是工作最累,时间最长的部门。</P>
4 `/ i+ m0 }" K& m9 b<P>16.动检:保证动画片质量好坏的关键,要有极强的动作观念,空间想象能力和良好的绘画基础!比动画更累的工作!</P>! s" M7 {) ^( _' Q/ m# o: F$ K
<P># h- m! j, Q4 g3 X0 o' x
17.色指定: 指定颜色的人。也是比较麻烦的。</P>* ]8 x' ^; M( W: I8 D
<P>2 r- p1 ?* @: p- m
18.仕上(描上): 上色的人,将动画搬到赛路路上然后上色的人,同动画一样,是最基础人数最多的部门,用不着多高的绘画基础,只要不是色盲!有电脑上色。</P>
6 i. W1 D9 T0 Q<P>
2 |) @5 j! x# c& k7 [9 v( Y1 b# T6 s19.总校:察看描上工作好坏的人。</P>3 b8 L0 _$ [6 U% F9 u
<P>
( q8 y$ r+ z/ S! Q9 `3 ?20.拍摄:将画好的赛路路片进行拍摄的部门。</P>
7 m- v, i, B8 P' [9 B+ C<P>% r& ^9 \" Y: q1 q- n
21. 编集: 拍好片子以后的剪辑.在此会删减掉一些镜头,</P>0 N" u0 W$ A4 d$ I( x1 o" t" B
<P>( V$ A7 T; m0 x& u9 w5 a
22.声优(配音):配音。大家比较熟悉的部门</P>( C, ~5 ]9 }& }7 ~" U' k
<P>: ]! {7 M4 A' e
3 B% \* s; m4 ^) o) C. c& A
动漫名词解释 </P>! E. L9 W" {9 J" t: v
<P>
% m' l: f( U! }4 }; o" k( N<P>1。ova ; q* x' \4 H4 T, X' x# _
所谓ova,即Original Video Animation的简称,说白了就是录象带!!外国人是没有vcd这种玩意的!!!所以很多动漫是以录象带的形式发售的。一般不会通过电视或影院来放映,除非是为了扩大宣传或者商品本身很热买!!! </P>
! O/ X  Y0 t2 e8 e7 l<P>2。剧场版
3 W) v7 g# W/ _" u* Z+ f) u从字面上就能看出来,就是在电影院放的动画片!!!剧场版来源有二,其一,当某部TV作品特别叫座时,制作人员便开始策划将题材做出一部动画电影。这一类往往是由剧情本身另立门户的,但也有向《高达08ms小队剧场版》将TV版浓缩后放映的。其二,就同拍普通电影一样,不一定非得有TV动画,原创剧本一样可以。如宫崎俊的动漫电影! </P>
0 ]  X8 ~/ @* S) w0 V! m<P>3。TV版 4 _) y0 q- T6 M# M# r4 o
这个~~~~地球人都知道了吧!就是在电视上播出的动画!!日本动画一般是边做边播~~ </P>
3 L: G. j; A2 D) ?' M9 G<P>4。原作 7 r/ p& Z8 W$ C4 ~9 M1 A3 D
举个例子,《龙珠》的原画是鸟山明,所以原作往往指漫画的原作者,不过也有动画是根据小说改编的,那他的原作就是小说的作者。 </P>
& s# {7 |" f/ }5 D+ D1 K" U9 |6 I0 \<P>5。脚本
6 T5 _2 v, b3 a% P5 O脚本:1,剧本的别称。2,写脚本的人。 </P>
7 a& c. N8 g! V( m) X/ ]( y<P>6。原案
5 ?* ?; U5 N4 B, B和“脚本”类似,但更接近“策划”。剧情的大致构思,基本设定等都是他们来决定,但最后的脚本不一定是他们来完成。 </P>
2 T: b* u. E4 U9 G+ u6 N<P>7。监督
9 G% O; ?( P! v% f/ a嘿嘿,就是“导演”,全组的首脑、核心,就像我~~~~~` </P>; u- U3 b: J. ?' ~' e
<P>8。CV 7 n/ h" ?0 G6 r" N' {0 `+ T3 @  ?) |
Character Voice 声优(你不要说你知道什么是声优)。也有部分动画最后用“CAST”的字幕。 </P>
" ~5 I6 V) b4 |% L  I. W1 B<P>9。绘ュソテ 8 r0 h& ?3 Y8 d: L  c" n" O( F
专门对付分表镜的。分表镜,即先将动画表现方式大致画在纸上,包括人物移动、镜头移动、视角转变,配上相关文字阐释。 </P>
- _! s5 {* J0 D* w( L# X<P>10。Layout 5 G2 H8 O$ _% W1 I/ E) y
就是“画面构成”,对分表镜进行加工画接近原画的草稿,有监督标上完整的指示。 </P>
  b( Z* K& m+ V+ `( d<P>11。企化 8 w% L. E: P, x
就是发掘有制作成动画潜力的漫画的人。(是不是很绕口) </P>( ]8 u" U8 s' ~7 Z9 G/ ?+ _8 R# }' n$ ^
<P>12。Character Design % W* r1 e- a& e& j. C4 X# ]" ]
角色设定,有关造型、服装、个性等等。 </P>
  i8 c1 W( G, N. E, Y# K0 I% p<P>13。Mechanical Design % m2 S6 Z: Y: e) ~5 F
机械设定,所有有关机械方面的设定都是他们一手包办。</P>
/ Z1 e! v( M9 W3 r0 m<P>12. 作画监督: 负责整个作画的风格与品质的控制, "作画" 通常指会动的部份如人物,车辆.... </P># n6 ]1 H# ^( \8 y
<P>13. 美术监督: 负责整个背景 ("美术" 通常指不会动的部份) 绘制的设定, 风格, 品质的控制. </P>
" Q0 j: k! z) j# [) k<P>14. 摄影监督: 将画片拍成底片这个流程的负责人。 </P>
7 Y( X) m: b9 b- b<P>15. 音响监督: 配音, 效果音, 配乐剪辑的负责人。 </P>
& P* [4 \5 X6 y0 P, H: O<P>16. 音乐: 配乐的作曲者。 </P>
% N+ Z$ H+ T# B) X; W& n/ s<P>17. 原画: 将分镜表或 Layout 仔细画成动画片的人, 这时只有动作的主要部份. 通常画原画的都是比较强的, 作画监督也常常自己下海画原画。 </P>* ?; ~, e! P9 M* p0 [3 B2 q; S% C
<P>18. 动画: 把原画间的连续动作补起来. 画动画的通常是新人杂鱼, 不过却是动画业界的原点, 从动画 -&gt; 原画 -&gt; 作画监督....一路操上来的人底子是最坚强的。不过因为是最基层的工作, 辛苦钱又少, 肯做的人越来越少了....因此找台湾, 大陆, 韩国代工者居多。 </P>
. v+ h+ `+ x8 F0 A$ W8 Q  D<P>19. 色指定: 同中文。 </P>/ d6 A4 z5 R8 I4 z* [
<P>20. 仕上□: 加工, 修整, 著色好像也是这部份的工作。 </P>
+ `4 A( x2 m# u) p<P>21. 编集: 拍好片子以後的剪辑。 </P>
/ U4 {8 T3 N* @7 a1 g" b" [<P>22. 录音: 同中文。 </P>
) F* ?1 P. `5 F  s/ i6 S1 Z4 F<P>23. 现像: 冲片显像。 </P>- Z; k/ k* o) e, U  B2 n
<P>24。深夜当 3 ~& L' U5 y  Y4 q+ C
于深夜播放的动画片,往往是凌晨。与晚7点8点播放的动画片不同,深夜动画明显带有成人倾向。但这里的成人决非你们所想象的“那种那种”!!而是为年龄层次偏大的观众所制作的。所以常常相对深刻、沉闷、理性一点。如《LAIN》《NOIR》《HELLSING》。当然也有小部分是多多少少和“血腥”、“暴力”、“色情”挂钩而转移到了深夜的。 </P>
- u! ?0 U- J$ W$ t8 T! r<P>25。帧数 6 I  {6 r, I2 o; G- i' T
“一帧”就是一幅画面,所谓日本动画有24帧就是指一秒播放24幅画面,当然美国动画是每秒30帧的,所以看起来比日本动画更流畅。 </P>- J3 L! D- ?9 N& m) o
<P>26。XX弹,XX话
  n7 g( q2 R. U- T  S第XX话,多指TV动画的第XX集。而XX蛋往往说剧场版的第几部,也有指OVA的。 </P>
* x5 Z* `' s2 N# o<P>27。补完
! h2 G' n) K1 e9 Q是不是庵野秀明发明的不得而知,但确实在《EVA》中出现多次。补完,补完,补充完结,交代原本没交代清楚的事,说明一点原本没说明的理。 </P>! |: Z( R! z. {" t1 y( o7 m/ \& [
<P>28。OP,ED 5 J! _% e8 n6 s
OP:OPENING的缩写,片头。 * X( I# e% N5 C+ b; p0 `" f# u, C2 V
ED:ENDING的缩写,片尾。</P>
0 N1 P/ r& a* {. {, N' P$ E0 J<P>动漫小词典 </P>* O9 e$ y+ M: }5 J
<P>
! e$ Z! s5 Q+ ?) @9 _<P>动画名词解释——演出 </P>) B8 i1 r; P+ s& j) [9 P$ ^, |
<P>  日文“演出”一职,是在日本动画制作中特有的职称。简单说,他是辅佐导演的人,在TV 系列和在OVA版、MOVIE版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大相同。   </P>! ]8 g4 ^; `% e0 S6 v, i, L  F' W
<P>  在TV系列中,因为导演太忙,不大可能全程兼顾每一集,所以各集的“演出”就相当於该集的“专属导演”,顺著(总)导演的意图,全程掌控该集的制作。 </P>
" R' p) @- ~! K: E' V) w& l% W<P>  而在OVA、Movie中,“演出”这个职位就比较像“助监督”(副导演),了解导演的意图,协助处理演出工作的细节(“演出工作”就是“把剧本文字转化为镜头画面”的过程, 有点像西方电影或舞台剧所谓的“场面调度”)。他的工作相当近似於监督,一定要相当熟悉动画语言的人来担任,但不一定要很会画图 (正如导演也不一定要很会画图一样 .....)所以,有人译为\"Co-director\". 也有人译为\"Assistant Director\"或 \"Executive Director\"。 (另外日文还有“出演”一词,通常是指“演员”,只有在真人演出的电影电视等才会看到,动画制作群里则无。) </P>  M! t9 d( W/ c. ^/ ]) C1 }
<P>  动画名词解释——剧场版 </P>5 g; }6 z4 Z2 x/ I  O  E. I$ x
<P>  什么是剧场版(动画)?当初公开是为了在电影院播放而制作的动画称之。这类作品的制作成本与投资、人力都高於OVA与电视版动画,画工也极尽可能的豪华,不论在动作的流畅度、使用的分色数等,可以明显地看出与前两者的差别。通常一部剧场版动画是90分钟,不过没有一定,歧异度很大。  现今,只要的受欢迎的TV动画,通常都会推出相应的剧场版,但剧场版无论是故事还是人物,通常都会和原TV版有所差异。例如《少女革命》和《超时空要塞》都的剧场版都只保留了原作故事和人物的主线。 </P>
+ p0 `. y- m, d, j7 h2 P<P>  动漫专用词语 </P>
1 y8 S- i' |, Q( @% R; p$ l<P>  初回特典--指再日本有名的动画第一次放映时举行的典礼
' {) c$ k8 x5 H, z) \* ~  映像特典--放映有名动画大片时举行的典礼 # t; {! _7 E) }* |8 ~
  予约缔切日--预约期满
3 O4 P3 o- M6 b9 M  无料--免费
. {% x" ^1 Q% O% M3 _" r2 h  登场--动画人物出场
( c' M7 o$ E3 i2 f  收录--指这部作品中所收录的东西
1 c. o$ r" E* @& u4 j: H3 M  大人气作--非常非常受欢迎的动画作品
# J8 j5 ]" C1 |. Q' x4 L2 K! P7 l  通常版--一般普通的,非精装版的动画 3 |5 L3 L$ `. Z% E6 q& p' l* g! A! {$ E
  设定资料集--指一些游戏动画等的设定资料集 * [2 R( P, c2 k: @
  原案--就是蓝本初稿 * Y# c* ^, P/ E2 _
  作画监督--类似导演,修改原画的人
& m% [% k* L* O2 c" M* {3 O8 t) C  全员--全体成员 </P>8 z2 ]# Z! z5 v! j$ B! |
<P>
: G- N9 M" Z1 ]9 ?* A8 j9 Y  动漫专用词语 </P>3 {. J4 f4 z& v% G) X) }8 y
<P>  TV版动画:指电视台播出的动画连续剧。
* E6 d* p- q' N; s* [  剧场版动画:在电影院放映的动画。 5 l- f6 Y" t; ]: n4 ~
  OVA:出售的制作成录影带出售的。
1 r" c( V  E$ r" P3 `  声优:日本对配音演员的称呼。 1 w: X! M0 w. M
  表纸:指得是封面。 ( _9 j; W% t) M3 n) M$ p
  同人志:某些漫画人或爱好者自己出资运作的小团体,有其自己的内部流通的小杂志。 ) X' n/ K4 Q- x3 O9 @2 A
  资讯志:指介绍一切与动漫有关消系的杂志。
0 e7 l6 P  @3 _: c% d9 z' Y; h  动画总监:导演。 5 {8 V  X) N( m! N( o, S  v3 c
  赏:在日本当奖的意思。动画赏就指动画奖。 ' c! N2 z+ x9 \1 c# e
  圆笔尖:较小巧,可画出纤细的线条。
* H0 N% G. n9 w& k; c  G笔尖:许多漫画家爱用的笔尖,可画出粗细不同的线条。 $ q# r* w" }  b4 ]
  刮网刀:可用于网点纸的创做,能刮出许多种不同效果。 ( D3 x( v% V$ d; B
  人物设定:指在某部动画、游戏等中专司人物设计的。 6 Y3 r+ `1 F5 T& H9 p5 H/ l5 C
  故事设定:写剧本的。
1 }1 ~) S  ]* S' }( g  周边产品:指一切和动漫有关的东西。</P>% V' W! n4 `. o3 F( ]6 f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27 20:45:50编辑过]
& _# n- j5 ?( y* l7 v  L& A
 楼主| 发表于 2005-2-27 20:4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动漫音乐名词解释 % W6 u  V( \" A5 N1 m
<P>OP:(opening)即片头曲。 </P><P>ED:(ending)即片尾曲。 </P><P>TRACK:曲目、音轨(也可缩略为TRK) </P><P>BGM:(BACK GROUND MUSIC)背景音乐,在戏剧的过程中所要用到的,一般收录在OST中。 </P><P>ユレクション COLLECTION:即选集,又称合集。一张CD里即可以是同一个系列的选集,也可以是不同系列的选集,大部分收录的是所谓的“精华”。COLLECTION有BEST COLLECTION、THEMES COLLECTION、SINGLE COLLECTION、DIRECTORS COLLECTION等。 </P><P>ィメ-ジ·アルバム IMAGE ALBUM:印象集,不同于OST,其中的曲子并非是对原剧中的音乐忠实的再现,而是通过与原作有些不同的方式将原曲演奏出来,以便相对独立的构成曲目(更适合像音乐会演奏的场合)。给人的感觉是印象中的原曲。 </P><P>IMAGE SONG:指角色歌曲,一般是由声优以角色身份演唱 </P><P>MIX/REMIX: 一首曲子的混音版或一张混音专辑。和印象集又有点不同,混音版的乐曲在OST的基础上对音乐进行重编辑,并加入人声、环境音效或其他五花八门的东东,以期达到一种更好的或不同于OST的效果,给人的感觉非常的酷!一首在动画中听起来很沉闷灰暗的曲子,在REMIX版里可能是一首非常劲爆的舞曲哦! </P><P>LIVE:实况录音盘,一般是现场演唱会的,可以感受到实际参加演唱会的效果。 </P><P>VOCAL: 有人声的,非纯音乐带,一般指歌曲。 </P><P>DRAMA:类似于广播剧,即是用一群声优来演出,但一般都是相当具有水准的。 </P><P>THEME SONGS:主题歌,一般是系列里最有名的歌曲。 </P><P>BONU TRACK:CD后特别附加的音轨,可有可无。 </P><P>SINGLE CD:只有一两首歌或两三首歌的CD,天!这样的CD也会有人买?好像是用来现炒现卖的,通常不可能见到再版。 </P><P>VOCAL BOOK: 有声CD书。就像是关上屏幕看VCD一样。 </P><P>:(不是性虐待!)笙美贸易有限公司。似乎是一个主营日本进口动画CD的公司,目前国内不管是哪个版本的D版或Z版的此类CD都是从这个公司里出来的。(原版的SMCD似乎也价格不菲) </P><P>CD编号:时间一长,你会发现这些动画CD都会有一个GGG\A&amp;G\GA\GM之类的标识,每一个标识对应一张CD,互不相同,如果一张CD找不到对应的CD编号,则是非官方发布的CD。可能是D版的D版,质量更值得怀疑,建议大家不要买此类CD。 </P><P>CV:Character Voice 声优, 动画角色的配音员. </P><P>OST:Original Sound Track (原声音带),即作品原声大碟,一般收录作品(动画、电影etc...)的配乐、主题曲等等。 </P><P>OVA:Original Video Animatin (也叫OAV), 直接发行录影带版本的作品, 没有先在戏院或电视上放映. </P><P>--------------------------------------------------------------------------------------------------------------------------------------------
, {  W! q6 z; aCD:索尼和飞利浦公司联手研制的一种数字音乐光盘,有12cm直径和8cm直径两种规格,以前者最为常见,它能提供74分钟的高质量音乐。 </P><P>MD:索尼公司研制的迷你可录音乐光盘,外型象电脑用3.5英寸软盘,但采用光学信号拾取系统,类似CD。MD使用高效的压缩技术来达到与CD相同的记录时间,音质则接近CD。 </P><P>ATRAC:MD的一种压缩技术,它是根据心里声学原理,把人耳所不能分辨的声音信号的强度、方位、音调、音色舍去,从而在一张容量不大的MD空白碟片上存储高品质的音乐。从概念上说,这种压缩方式比MP3更科学。 </P><P>DVD-Audio:是由DVD Forum Audio Working Group(WG-4)与International Steering Committee(ISC;为一日、美、欧之Recording Association)共同制订的规格,也是DVD家族中重要的一环。相较于DVD-Video压缩过的16位元、48kHz取样频率的音乐,DVD-Audio的六声道更清脆,可达到24位元、96kHz的取样音乐的潜力,甚至听力不大好的人也可区分出二者的差别,但是这两种格式都远远超越了CD平板式、16位元、44.1kHz的声音。由于DVD-Audio所支援的格式显然比DVD-Video和CD的PCM(Pulse Coded Modulation,脉冲码调变)音乐有更高的品质,因此它可以表现更丰富的3D环场音效,其动态频率的范围比CD还要大四倍。 </P><P>SACD:Super Audio CD的缩写,是索尼和飞利浦在它们联合开发的MMCD(单面双层结构的高密度光碟)基础上研制推出的新数字音频格式。SACD采用了名为DSD(Direct Stream Digital,直接数字流编码)的新编码方式,信息储存量为普通CD的6倍。SACD以高达2.8224MHz的采样频率(为CD44.1Khz的6倍)把原始的模拟音频信号量化为1bit的数字音频信号,当还原为模拟音频信号重播时,所还原的波型与原先音乐的模拟波型几乎毫无二致,比CD(44.1KHz/16bit)或DVD Audio(96KHz/24bit)的波型更为完整。因此其声音的清晰度和信噪比都很高,在20-20KHz频率范围内的动态范围达120dB。SACD容量与DVD-Audio相同,均为4.7GB。 </P><P>-------------------------------------------------------------------------------------------------------------------------------------------- </P><P>比特流:飞利浦公司的一种将CD数码信号转换成模拟音乐信号的技术。 </P><P>比特率:是另一种数字音乐压缩效率的参考性指标,表示记录音频数据每秒钟所需要的平均比特值(比特是电脑中最小的数据单位,指一个0或者1的数),通常我们使用Kbps(通俗地讲就是每秒钟1000比特)作为单位。CD中的数字音乐比特率为1411.2Kbps(也就是记录1秒钟的CD音乐,需要1411.2×1024比特的数据),近乎于CD音质的MP3数字音乐需要的比特率大约是112Kbps~128Kbps。 </P><P>编码:通过压缩文件将其转换成另一格式文件。 </P><P>解码:通过解压缩文件将其转换成另一格式文件。 </P><P>采样率:把模拟音频转成数字音频的过程,就称作采样,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波形采样的方法记录1秒钟长度的声音,需要多少个数据。44KHz采样率的声音就是要花费44000个数据来描述1秒钟的声音波形。原则上采样率越高,声音的质量越好。 </P><P>杜比环绕声(Dolby Surround):一种将后方效果声道编码至立体声信道中的声音。重放时需要一台解码器将环绕声信号从编码的声音中分离出来。 </P><P>量化级:简单地说就是描述声音波形的数据是多少位的二进制数据,通常用bit做单位,如16bit、24bit。16bit量化级记录声音的数据是用16位的二进制数,因此,量化级也是数字声音质量的重要指标。我们形容数字声音的质量,通常就描述为24bit(量化级)、48KHz采样,比如标准CD音乐的质量就是16bit、44.1KHz采样。 </P><P>压缩率:通常指音乐文件压缩前和压缩后大小的比值,用来简单描述数字声音的压缩效率。 </P><P>A3D (A3D 1.0):A3D是由aureal所推出的一项3D音效技术,是利用以前所提到的HRTF的原理,通过两个音箱的输出,达到3D音效的标准。刚开始时,A 3D的规格只有Aureal所推出的Vortex一代芯片支持,而后由于这项规格的3D音效定位颇佳,加上只需两声道音箱就可模拟出3D音效,所以后来许多非Vortex的芯片组也将此一规格纳入。 (A3D 2.0) A3D2.0为Aureal在推出Vortex二代芯片时所发布的新音效规格,与1.0版最大的差异在于提高声音的分辨率。它可兼容DS3D,并且加上具有独特的“WaveTracing”声波追踪功能,可以更真实地呈现环境音效,但是目前只有Vortex 2 AU8830芯片可以完整的支持这项规格。 </P><P>DirectSound 3D:DirectSound 3D是微软公司所推出的,它利用声音大小的比例调整与都卜勒效应,来达到以软件来模拟3D音效的效果。任何应用程序透过它和支持DirectSound 3D的声卡,便可以获得所需的效果。由于这是许多声卡厂商与微软共同制定的,现在大部分的声卡都支持这项技术。 </P><P>HDCD:先进的音响编码技术,以专利方式记录音响数据,其深度及细致程度,就如在专业录音室的水平一样,逼真而细腻。HDCD是以20-bits的编码速度,比一般以16-bits编制的CD,更能表现音响效果的层次感,不但让声音表达其远近距离,同时也令人声部份及纯音乐显得更自然及清澈。通过HDCD解码及精确过滤器,SD-K330除能读取HDCD碟外,当播放一般CD时,更能丰富其播放音质。 </P><P>VBR:全称是Variable BitRate,就是动态比特率。和传统的CBR编码的MP3不同,传统的CBR(Constents BitRate)就是静态比特率,CBR约定死了MP3的采样率为固定值。一首MP3从头至尾为某固定值如128KBit/s进行压缩。而VBR则采取了一种全新的,全程动态调节技术的压缩方法。当在低音段时,VBR会自动采用较低的比特率如32KBit/s对音质进行压缩;当在高音段时会用较高的比特率如224KBit/s对音质进行压缩;当在级高端时则采用最高320KBit/s进行压缩。VBR MP3就是在控制文件大小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提高了MP3的音质 </P><P>-------------------------------------------------------------------------------------------------------------------------------------------- </P><P>MP3:由德国一家研究机构发明,目前一般指在计算机上压缩和存储音乐文件的一种格式。MP3是技术术语的缩写,也就是MPEG-1 AudioLayer-3的缩写,相信MPEG这名词大家并不陌生,它是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的缩写, 就是动态影像压缩处理小组的意思,大家所看到的VCD就是使用的MPEG-1技术,而DVD是使用更进一步MPEG-2的技术。
$ ]) o5 |# I$ w5 K% x* nMP3是MPEG里的一项技术分支,主要用来压缩声音。一共分三个等级(Layer),分别是Layer-1(MP1),Layer-2(MP2),r-Laye3(MP3)。 </P><P>CDDB:内存有演唱者,专辑名及歌名的数据库。 </P><P>ID3:MP3文件的标签,上注明该MP3文件(歌曲)的标题和作者。 </P><P>SRS WOW:是SRS Labs公司针对MP3等新一代的音频格式而开发的一种音质增强技术。这种技术基于人耳的生理声学和心理声学原理,深入挖掘了立体声音响中的三维环绕信息,可显著扩展声场的宽度、高度和深度,使声音变得更加自然、悦耳,久听不易疲劳。而且,它还将SRS的TruBass低音增强技术融入其中,可以产生更加深邃、浑厚、富有弹性的低音,在用容积较小的多媒体音箱重放时所产生的低音效果几乎可以和大音箱相媲美。它所产生的虚拟声场的范围要比扬声器自身产生的声场范围大了许多,相应地,最佳听音区的范围也大了许多。 </P><P>mp3PRO:利用的是由 Coding Technologies 公司开发的 codec enhancement 技术和 Thomson 与 Fraunhofer 共同开发的mp3技术。当制作 mp3PRO 文件时,编码器将音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将音频数据中德低频段部分分离出来,通过传统的mp3技术而编码得出的正常的mp3音频流,此举可令到mp3编码器可以专注于低频段信号从而获得更好的压缩质量,而且原来的mp3播放器也可播放mp3PRO文件。另一部分则是将分离出来的高频段信号进行编码并嵌入到mp3流中,传统的mp3播放器会将其忽略掉,而新的mp3PRO播放器则可从中还原出高频信号,并将两者进行组合,得到高质量的全带宽的声音。通过这样的技术,使得mp3PRO能在64kbps的编码率便可提供与128kbps的mp3相同的质量。 </P><P>-------------------------------------------------------------------------------------------------------------------------------------------- / g9 |- l# T  `( `; X
VQF:实际指的是TwinVQ(Transform-domain Weighted INterleave Vector Quantization),是日本NTT(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集团属下的NTT Human Interface Laboratories开发的一种音频压缩技术。该技术受到著名的YAMAHA公司的支持。VQF是其文件的扩展名。简单地说,它和MP3的实现方法相似,都是通过采用有失真的算法来将声音进行压缩,不过它与MP3的压缩技术相比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VQF的目的是对音乐而不是声音进行压缩,因此,VQF所采用的是一种称为“矢量化编码(Vector Quantization)”的压缩技术。该技术先将音频数据矢量化,然后对音频波形中相类似的波形部分统一与平滑化,并强化突出人耳敏感的部分,最后对处理后的矢量数据标量化再进行压缩而成。 </P><P>ASF、ASX、WMA、WAX等: 9 i7 i0 X3 A; L: w. O+ F( l
ASF和WMA都是微软公司针对Real公司开发的新一代网上流式数字音频压缩技术。这种压缩技术的特点是同时兼顾了保真度和网络传输需求,所以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也是由于微软的影响力,这种音频格式现在正获得越来越多的支持。 </P><P>OGG:Ogg Vorbis 是一种新的音频压缩格式,类似于MP3等现有的音乐格式。但有一点不同的是,它是完全免费、开放和没有专利限制的。Vorbis 是这种音频压缩机制的名字,而Ogg则是一个计划的名字,该计划意图设计一个完全开放性的多媒体系统。目前该计划只实现了OggVorbis这一部分。Ogg Vorbis文件的扩展名是.OGG。这种文件的设计格式是非常先进的。现在创建的OGG文件可以在未来的任何播放器上播放,因此,这种文件格式可以不断地进行大小和音质的改良,而不影响旧有的编码器或播放器。 $ L9 \, {. j* D
对于乐迷来说,使用OGG文件的显著好处是可以用更小的文件获得优越的声音质量。而且,由于OGG是完全开放和免费的,制作OGG文件将不受任何专利限制,可望可以获得大量的编码器和播放器。这也是为何现在MP3编码器如此少而且大多是商业软件的原因,因为Fraunhofer要收取专利使用费。 </P><P>AAC:(Advanced Audio Coding)
/ e  z1 u, O* x- m9 z这是根据MP3发展而来的音乐文件格式,它的频率范围比MP3宽,达到8-96kHz,而压缩比率则与MP3大致相同。不过,由于支持这种压缩标准的厂商不多,而制作这种文件格式的软件也不普遍,所以AAC不如MP3的普及程度高。 </P><P>--------------------------------------------------------------------------------------------------------------------------------------------
" V8 p, L9 @) N* OEAX:EAX全名为Environmental Audio Extension,这是创新公司在推出SB Live声卡时所推出的API插槽标准,主要是针对一些特定环境,如音乐厅、走廊、房间、洞窟等,作成声音效果器,当电脑需要特殊音效时,可以透过DirectX和驱动程序让声卡处理,可以展现出不同声音在不同环境下的反应,并且通过多件式音箱的方式,达到立体的声音效果。EAX在刚推出时为1.0版,目前是2.0版,而许多游戏目前也都支持此项规格。</P><P>漫画小百科 </P><P><P>(一)漫画单行本的种类 </P><P>  我们都知道漫画通常是先在杂志上进行连载,如果受到好评,就会继续连载下去变成长篇。当连载量够出单行本的时候,出版社这时就会出单行本,就是通常我们所看的漫画书了。 </P><P>  单行本大致上分为3类: </P><P>  第一类,就是最常见的32开本。这种被称之为“新书判(版)”,以定价390(含税410)日元为多,一些不是特别热卖的书,定价可能在457(不含税)日元上下。页数一般在180页左右,其厚度也相当于一本普通小说。这种开本常见于那些销量比较大的出版社,例如集英社,小学馆,讲谈社,白泉社等。 </P><P>  (如果我们的漫画版本也像日本的一样就好了,将这些犹如书籍般的漫画排列在书架上,想必父母也就不会总是揪着自己的耳朵说“都这么大的孩子了,还老看小儿书”。这么厚的一摞书,怎么看,都显得好有学问的样子。笑。) </P><P>  第二类,大32开本的B6判(版)。定价通常在500—600(不含税)日元之间。页数同新书版差不多。大多数情况下,B6判会加彩页,但是有些也不加。这种版本多见于虽然不是特别大众化,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FANS支持的漫画,角川书店,新书馆常出这种版本。举例而言,冰栗优或者JUDAL的漫画单行本就是属于B6判。 </P><P>  第三类,大64开的加厚文库判(版)。定价一般看具体情况,起伏比价大。页数通常是300多页或者400多页。对于那些非常受欢迎的漫画,除了出单行本之外,出版社还会制作文库版,以便普及外加让FANS收藏。这种文库版一本的内容通常是普通单行本一本半或者二本的内容,每本后面还会有名家的解说或是背景知识介绍等,有时也有作者专门为此题写的后记。文库版的封面会重新设计,带有浓烈的艺术气息。例如竹宫惠子的《风与木之诗》的文库版是用法国的街景作为封面,美内玲惠的《玻璃假面》的文库版则是用一副油画作为封面等等。 </P><P>  除了以上最常见的这三类外,有时出版社还会为大人气作品出特别版,一般被我们戏称为“豪华设定集”。这种版本一般都是A4判变形(小16开),定价为1千日元或者更贵。附多副彩图,以设定,人物介绍,名场面集,访谈为主,有时还会有作者特别画的番外篇。集英社为和月伸宏的《浪客剑心》所出的《剑心华传》就属此类。 </P><P>(二)1/3专栏的由来——广告所带来的特产 </P><P>  一般我们在看单行本的时候,会发现在内文里经常有个1/3专栏让作者闲话家常。这1/3专栏,并不是特意辟出来给作者让他们和大家交流用的,而是因为在杂志连载时为广告所留下的空间。一般漫画杂志每隔几页就要留出1/3栏的空间做广告,其中也有部分是为写前情提要而留的。为了配合出版社的要求,漫画家在连载的时候,就要专门空出这个空间。但是到了出单行本的时候,因为单行本的内容都是杂志连载时的内容,那么相应的,在单行本里也就留下了这1/3的空白。为了补白,于是作者们就只好在这个空间里无话找话,这就是闲话家常1/3专栏的由来。1/3专栏一般有两种形势,一种是在漫画左边的1/3竖栏,这种多见于白泉社,还有就是占漫画底部的1/3横栏,多见于小学馆。</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2-27 20: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P>漫画中的表达方式) t0 k2 ~' Y. Z9 p- u* u0 {
漫画中,漫画师们常常会添一些与言辞相符合的表情或者说是表达方式,这样会让读者更深刻地体验到角色心中的想法或心情. </P><P><P>1,一滴汗 </P><P>在漫画中,漫画师们往往喜欢在角色的脑门旁画上一滴汗,用来表示角色的无奈,尴尬或者哭笑不得.在SD中就出现过很多次这样子的表情.在湘北与常城高中的初见面上,御子柴的冷语让湘北的队员很恼火.宫城冷不丁地说道:"要是樱木在这里的话别说共同集训,恐怕一见面就有人在这边溅血了."副队长木暮在一旁一边阻拦,一边庆幸道:"幸好樱木不在这里,不幸中的万幸."边说着,脑门旁就掉了一滴汗滴下来.把木暮的无奈跟庆幸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让读者更了解他的无奈. </P><P>2,脑后的闪电 </P><P>说起这个表达方式,我想很多人都很清楚吧.最典型的就是《名侦探柯南》.每次柯南想问题的时候总是用手托着脑袋,心里暗暗地思索.突然脑后一道闪电划过,任何人都清楚,他已经把谜底解开了.所以这道闪电,很多情况下都表示当事人突然间的灵机一动,或者恍然大悟. </P><P>3,面包脸 </P><P>一听到这三个字,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嘻嘻,我又想到了SD.这是井上老先生经常用的表情手法.每次樱木跟流川两人吵架的时候,流川每次都喜欢用"白痴"、"笨蛋"等词语讽刺樱木,而樱木则会气得牙痒痒,可每次都会被大猩猩打.呵呵,到这时候流川就会知趣地走开,而且是用面包脸跟QQ版的形式走掉的.这样的表达手法比较幽默,表情也很细腻,很丰富,也让大家有了个新鲜感. </P><P>4,夸张的凶相 </P><P>凶相我想无论哪部漫画中都少不了.可那种凶巴巴的表情不但不让读者感到害怕,反而会哈哈大笑.《名侦探柯南》中,铃木的凶相就曾经让小兰和柯南有些受不了.SD中也一样,"你们几个的行动硬得像石头一样,当然不能够传给你们."听到流川的这些话,樱木等其他四个队员气愤得都开始表现出那种凶相.就连在《四驱小子》中,我都看到过四驱郎的奶奶露出过这种凶相(长辈的凶相往往更恐怖,呵呵...) </P><P>5,眼睛边的闪点 </P><P>眼睛边的闪点我就只有樱木花道比较形象了.这是他一个最明显也是最贴近个性的一个表情.他的那种闪点往往表现了他最真实的个性,那种自大且自作聪明的表情,也让读者一起被他感染了.每次看到这种眼角边的闪点,就知道他肯定又会出什么新花招或者又有什么"阴险"的想法了,嘿嘿...(这样笑是不是也蛮阴险的?)其实这样的闪点在小新身上也看得到.而小新往往是发现了什么美女大姐姐,才会用这样的眼光看她们的. </P><P>6,突然跌倒 </P><P>当我问你"1加1等于多少"的时候,你会不会出其不意的回答我"等于3"呢?倒!你看,这种表达方式很好理解吧!像《美少女战士》中,月野兔的奇特问题总会让大家大跌眼镜.这种表达方式往往表现了角色的瞬间愚昧,也有部分角色表现了他们的漫不经心或搞笑."你听好!你先得把这间屋子里里外外打扫干净了,然后到外面给我除草去,然后把花园里的花都浇遍水,之后打扫一下屋顶,最后..."当我交代完这些后,你"嗯"、"哦"答应了半天,转过头突然问我:"啊?你刚才说了些什么?"倒!你会有这种突然跌倒的反应么?哈哈. </P><P>1 r- f% T' N* G0 x% i* D6 I
其实Q版小人也是漫画中的一种表达方式,从中透露出了角色的机智或者幽默.但因为已经有了面包脸的介绍,所以我想Q版小人就不用介绍了.反正大家在动漫中也经常看到嘛!其实漫画中还有很多幽默滑稽的表达方式,或者说上描写手法,等待着大家去挖掘哦!</P><P>========================================================</P><P>好长……2楼都贴不下……</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28 19: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介绍的好详细啊,全部抱走,慢慢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2-28 21: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恩……偶也在研究中……实在是太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月海 ( 沪ICP备05001843号 )

GMT+8, 2025-10-20 13:2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