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包二终于播完了,本来对这部剧是期待很高的,看完后确实有些失望。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如果对少包一二部的各个角色进行一个全面比较,也许可以更清楚地看清两剧的优劣。 - `8 S- m3 F, h: q: Z0 g4 d9 G
1、周杰版包拯vs陆毅版包拯
0 W# }+ D3 x) k0 D# U) Z/ o h, w 5 y' g |3 Q( F
周杰和陆毅塑造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少年包拯,这点大家已经是有目共睹了。至于孰优孰劣,这里也不好直说(恐怕还没等我说完,已经被双方的fans砍死)。不过以个人观点,在正剧方面,两人可谓是半斤八两,如果说区别,就是周杰的包拯略带一些霸气,陆毅的包拯则更平和稳健一些。如果说陆毅版包拯是一瓶矿泉水,那周杰版包拯就是雪碧、芬达,味道上是比白开水丰富了不少,但也可能有些人会感到吃不消,觉得比较肉麻。
& Y! V/ C+ h, B ) _- a4 S2 l: N7 @
但在喜剧方面,周杰可以说是大获全胜,而陆毅在少包二中则基本没有喜剧表演。虽然这有编剧方面的原因,但陆毅自己也应该好好检讨,片中有很多片断值得发挥(比如晚上睡觉总被吵醒、出去暗访却一下就被人认了出来、在监牢里扮囚犯),但不知是陆毅自己主动性不强还是没注意到,反正最后又变成了白开水演出。正剧的时候也是白开水,喜剧的时候也是白开水,难免让人感到有些无趣。总而言之,陆毅应该向周杰学习,拍戏的时候主动性要强一些,该发挥的时候就要发挥一下,不要总是围着导演编剧转。
9 `2 W# @! q, N
# K9 ^5 B! ]2 y: V5 A8 Y& z3 b) ~ 下面我再来谈谈剧中的两个包青天,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还是喜欢一代中那个真正可以称的上“少年”的包青天(不少人支持二代中的包青天恐怕很大程度上是照顾陆毅的面子,如果换一个人演,可能这个角色会被批的更惨),虽然这位包青天有时候有妇人之仁,婆婆妈妈;有时候又慷慨激昂,满口大道理,让人感到有些不舒服,但总的来讲不失为一个特点鲜明,招人喜爱的大好青年。而新一代包拯不但在智商上比老的少年包拯差了一个档次(对付那么简单的案件也要想个四五集),而且缺乏幽默感,排场也大,这些倒与金超群的中老年包拯有几分相似,不知少包的编剧是不是想通过这个少年包青天三部曲向我们反映一下包拯从一个开朗活泼的少年“成长”为一个老气横秋的官僚的心里历程。不过我想二百多集的中老年包青天大家已经看够了,之所以关注本剧就是冲着“少年”这两字,如果失去了轻松搞笑、机智幽默的少年性,那少包系列剧也就失去了立身的基础。
% `4 P/ t5 c! ?6 `6 \: l) t ( x8 `8 E1 A9 o# y( o
周杰版包青天:
% O' C8 P& _$ I8 U# y2 q: M/ C0 ? 演技:★★★★ 角色魅力:★★★★ $ _6 y3 N% |3 C
陆毅版包青天: : m" x; E, x% O2 o/ {
演技:★★★ 角色魅力:★★★
1 a) g7 |# K: C7 R. G o# ^8 c* p: B
题外话:一味的争论周杰、陆毅谁更适合扮演包青天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此二人都是国内年青男演员中的佼佼者,相信在未来几年内会成为内地娱乐圈的核心人物,但两者也都有明显的弱点:周杰在圈内口碑不佳,表演也略显做作;陆毅自主性不强,在影视剧中多为本色演出,过分依赖于角色本身的魅力。两人都应该吸收对方的优点,完善自身,这样在未来才能有更广阔的天地得以发展。至于少年包青天这个角色,就留给编剧去完善吧。
: x @1 M/ h' r* r- ~! S9 N, l, j
4 v2 J* c5 y- ?: U 7 `* x: H- c; e" ?" H# l3 D8 }
2、两个任泉版公孙策 6 Q8 M6 g+ ~' P8 }5 P3 o
1 r% Q* ^- f; b' j+ G3 w* b; e! v
任泉凭少年公孙策一角一炮而红,甚至有人把他和陆毅、周杰、李亚鹏并称为国内四小小生。由他饰演公孙策一角也确实比较出彩,尤其第一部中与庞飞燕的多场对手戏更是精彩。从剧中的一些细节可以看出任泉的表演是十分认真的(比如第二部中坐牢那一段表现的就比陆毅好),他也努力想从剧本中挖掘出一些新的亮点来,但在第二部中由于剧本的缺陷,任泉对公孙策的演绎最终也只能算是差强人意。任泉的弱点和陆毅一样,即过分依赖于所扮演的角色,换言之,如果角色性格与任泉比较相符,如公孙策、柳复生,他的表演就相对较好;而如果角色与任泉自身相差较大,如上官飞,他就会无所作为。这极大地限制了任泉的戏路,使他只能扮演一些比较青春、活泼的少年。如果任泉想使自己演艺事业再上一个台阶,应该多接一些与自己性格反差较大的角色,甚至是反派角色,这样不仅能增进自己的演技,也能改变人们的固有看法。 3 |. c- O8 l0 C- J+ [
0 U9 v4 i0 T5 t: o2 a4 z 剧中角色方面,第一部中锋芒毕露的公孙策在第二部中完全变成了包拯的私人秘书,勤勤恳恳地充当起了一片大绿叶,把包拯这朵大红花衬托的愈发的红。而他与陆湘湘的情感戏也不如第一部中那么生动、有趣,总让人感到有“包办婚姻”之嫌。俗话说:“看一个人的实力,要看他的对手”。失去了公孙策这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整部剧基本变成了包拯的独脚戏,无论观赏性还是戏剧性都大打折扣。 ! ?$ x% |* i) f) G% B3 l
# J$ q( ?* ^6 `2 ?; w6 D4 U 第一部任泉版公孙策: 5 Q, W! j4 s' H0 x: u
演技:★★★★ 角色魅力:★★★★☆
/ z/ ]5 O; M: s: T3 r# l- a 第二部任泉版公孙策: ) T! L' J: ^7 m6 h! l9 G) k+ c2 k7 \
演技:★★★☆ 角色魅力:★★ 5 i U# ~* Q5 i3 y
% J# {, j1 W) A2 t( v2 }
$ x" c T7 ~/ A2 B
3、两个释小龙版展昭 % \( D! n/ \2 Z' W0 Y& g! \8 ^
5 \" f0 B. a# X6 y5 ` 看见不少人都说在第二部中释小龙的演技有进步,不过我并不这么认为。既然是少年展昭,就应该突出小展昭青春可爱、天真无暇之处,如果硬要把成熟冷静往一个只有十来岁的孩子脑袋上扣,最后只能落得一个“画虎不成反类犬”。其实第一部中的小展昭塑造的是十分成功的,甚至可以说是完美的,不少人在看过少包1后都说最喜欢的就是展昭了。而第二部中的小展昭却变得婆婆妈妈,唧唧歪歪,满口大道理,怎么看怎么让人觉得不舒服。释小龙虽然十分尽力,可效果远不如第一部中的本色演出,让人有生硬做作之感。最遗憾的是第一部中的小展昭可以说是一个搞笑高手,很多场景片断都令我捧腹,而第二部中编剧却把这个喜剧角色彻底蒸发,新的展昭变得和其他男性主角一样索然无味,使我们在观看少包剧时丧失了很多乐趣。
. U. }6 O% s |# b. T- u( G' } $ l* f1 ^: ?& c0 W* T
第一部释小龙版展昭: . {+ }% p8 G+ G/ @( ~7 ]
演技:★★★☆ 角色魅力:★★★★★
' ~$ y& z3 `" z; T0 ^ 第二部释小龙版展昭:
) E1 o2 h9 C, ?4 w/ x8 k9 J 演技:★★ 角色魅力:★★☆+ d4 Z; H- v$ m, `5 u2 S. h2 z
少年包青天(1)(2)全面比较(二) : [; ]. M( |! S6 j/ N4 O2 R$ L, O
2001年09月20日15:04:47 网易社区 高秀岩
7 h# D- C6 i& S* C0 J3 x8 W . h9 d& F) ?# `) P4 e! c+ c
3 {' K: t7 h$ Q; \. r- ^
4、李冰冰版凌楚楚VS范冰冰版小蜻蜓 % l1 R2 k7 K/ V- L* [
! g+ |0 D8 }3 i; ]1 b 李冰冰和范冰冰应该算是新生代女演员中的代表人物了,人气在国内都很旺。论长相,范冰冰当然是稍胜一筹;论演技,则是李冰冰占据优势。可巧的是,两人又先后在少年包青天中出演女一号,本来可以好好较量一下,可惜由于剧本的问题,使这场竞争缺少了公平性。结果大家都已经看到了,李冰冰凭《少包1》一飞冲天,一跃成为国内第一流的女演员;相反范冰冰却因为在《少包2》中的表演而广受批判,甚至被人扣上“花瓶”的帽子。其实两人的演技虽有差距,但决没有那么大,罪魁祸首还是在编剧。《少包1》中的凌楚楚有刚有柔,既活泼可爱又不是全无大脑,很多时候更可以说是柔情似水,这给了李冰冰充分的发挥空间,也可以说这是她最适合扮演的角色;而范冰冰饰演的小蜻蜓,却是一个小燕子似的人物,自《还珠2》以来,这类人物的人气就可以说是江河日下,越来越不招人喜欢。而她与包拯的关系又比较暧昧,既不象情侣也不象兄妹,他们俩在一起总让人觉得怪怪的。如此一正一反,此消彼长,两个冰冰的命运当然就截然不同了。其实现在范冰冰已经有了相当的影响力,在挑选角色时就应该注意选择比较适合自己的,如果只是一味地去追逐大制作片子,那最后很有可能得不偿失,毁了自己在观众中的形象。 6 {# d2 p9 Y1 P5 V
; ] a" \% M. @ 李冰冰版凌楚楚:
- z& u& P( n) l2 j8 B' h9 e) n' Y9 o& t 演技:★★★★ 角色魅力:★★★★
; n( n1 i" p$ N& A5 C5 u 范冰冰版小蜻蜓:
/ D, L* Z5 Q. Q% H. l2 H1 S 演技:★★★ 角色魅力:★★★
" ]7 Q% r) n$ |- S, p0 y. L' A' E8 B0 Z/ W
/ l( Q4 L. _% i: g' f$ H
9 M' W$ r; o- e' I5 a- | 5、刘怡君版庞飞燕VS李卉版陆湘湘 " p; r; R4 C8 l
/ V) H3 b0 b% a' a0 P0 w
这两位都是新人,而且都不是科班出身,但她们在《少包》中的表演都还算不错。刘怡君人长的不算漂亮,但却把庞三小姐演的活灵活现,让观众看来毫无矫柔造作之感。个性突出的庞飞燕在得到刘怡君的精彩演绎之后,人气大涨,甚至在《少包1》的后期,有赶超凌楚楚一跃成为女一号之势,《少包1》的成功,刘怡君版庞飞燕可谓功不可没。可惜的是,《少包1》之后,不仅刘怡君不知去向,连庞三小姐这个可爱的形象也被编掉了,真是遗憾呀。
. S# j/ L. L! a* [0 R; u
- [. ?6 V5 K- [$ }2 ?4 @& Z 李卉是凭周星驰的《少林足球》出名的,但她在该影片拍摄过程中的表现使人们对她的演技表示怀疑。不过《少包2》上映以后,李卉扮演的陆湘湘虽然出场不多,但表现还是可以的。不过若论表情丰富,与刘怡君相比可就相差太远了,总是感觉李卉的表演还是有些死板,有些放不开。当然,陆湘湘这个角色与庞三小姐也不能同日而语,个性不突出,戏分也不多,很难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3 l ?8 u; x7 `0 [: U) M4 }2 V( i
K, z0 i$ Z D, ?" }& I' }
刘怡君版庞飞燕:
* O9 |1 ` u' @. }' O& ?0 y% R( E( j 演技:★★★★ 角色魅力:★★★★☆
+ N! o7 t- L4 k* h- M/ K 李卉版陆湘湘:
2 s2 G& p( w# |7 b: U7 ~* j; v8 [ 演技:★★★ 角色魅力:★★☆ , A; x5 O3 }/ C6 W; H# \ s
4 W* Q) g* i2 N! ` 2 z' C0 G% D+ ~( k, I
6、陈道明版八贤王VS刘威版三廉王
( d5 t5 B3 }! l0 b4 e3 T 9 ^$ u/ Y9 S" x0 g8 W- i. G
两位老演员,饰演的又都是朝廷中正义力量的代表,包拯的靠山,这下又有的一比。总的感觉是两人的演技都是相当不错的,不愧是在演艺圈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老江湖。如果真要分个高下,那我觉得还是陈道明略胜一筹,这主要因为他的表演比较洒脱、自然,确有王爷风范,而且对一些小地方也很注意,把一个八王爷可以说是演活了,不过分的说,陈道明塑造的八贤王应该是海内外各版八贤王中最有魅力的一个了。而刘威的三廉王则显得有些老态龙钟,颇有些英雄迟暮,力不从心之感,此外出采的表演也基本没有,塑造的三廉王基本是个中规中矩的正派人物,这样的表演只能算是合格,称不上精彩。
( @+ t3 T/ U4 e
( ]" g' J# C5 h" Q 陈道明版八贤王:
* o/ v Y" }4 V: Z 演技:★★★★☆ 角色魅力:★★★★☆ 5 W1 h6 c( s9 S$ w1 D) I
刘威版三廉王:
2 X# E& z3 Q9 y8 G4 v 演技:★★★☆ 角色魅力:★★★ 1 x4 p5 H3 p' E% @2 g- ~
: V3 l$ C2 |0 s6 c: D
, P$ A+ i) c& f5 j, i4 X1 H 7、贾致刚版宋仁宗VS佟大伟版宋仁宗 ; H" P0 l) u& E, [3 ?2 L
0 K3 Z" Q: L( a0 u 宋仁宗在少包戏中是个吃力不讨好的角色,虽然出场次数不少,但观众对他几乎不会产生什么感觉。相继出演此角的是两位小有名气的青年演员,看的出来,他们也想用自己的努力给这个平庸的角色注入一些新的元素。贾致刚版宋仁宗比较正统,虽然扮像显的有些“面”,但基本的皇帝风范还有,确实有一国之君的样子;而佟大伟版宋仁宗则显的十分现代,活泼有余但稳重不足,外受制于流氓,内受制于群臣,完全没有皇帝的样子,这样的皇帝青春倒是青春了,但与事实实在相差太远,让人很难接受。不过同是他饰演的假皇帝倒是相当不错,市井气十足,表情丰富但不做作,是个可爱的人物。
2 r9 b. X; t: n6 F% ~5 r: ? n2 m3 q / d+ O3 K2 L; R( r; t0 S/ u
贾致刚版宋仁宗: 1 s5 d, H" b- }' I
演技:★★★ 角色魅力:★★★☆
+ L; _! o5 l+ @, r4 E3 R3 u 佟大伟版宋仁宗: 0 k8 B/ G: U0 ^5 Z1 P
演技:★★★ 角色魅力:★★☆
4 Y; e. _( \. f r
( l; \0 u/ ]9 h. G# q
& P4 i \. c) B( E6 O, p. ? 少年包青天(1)(2)全面比较(三)
2 \5 o2 |1 P5 { `+ T P; p0 D 2001年09月20日15:06:49 网易社区 高秀岩
5 e& L/ Z3 b8 L3 ^0 G) x
7 D' i# j6 {/ [. x1 Y
: h* Q3 D! p; C. A8 o6 l 8、庞太师VS襄阳王
. x1 Z- {2 X7 V W# F2 K
' B) g4 v# t- h- d, `1 f 任何电视局中反派人物都是不可少的,少包剧也不能免俗,揪出庞太师和襄阳王这两个老牌反动派来与包拯作对。扮演庞太师的是老牌演员王绘春,之前他在《雍正王朝》也演了第一号反角八王,可以说他对如何演好反角是颇有心得的。他演绎的庞太师,虽然与八贤王一正一反,,但却并没有善恶之分,只是分别代表了一种不同的为人处世方式。这样的反面人物显然更具吸引力。虽然庞太师在少包一中干了不少坏事,可大家却很难恨他,这已充分说明了王绘春的成功。可惜在少包二中反面人物的塑造又变成了脸谱化,如果编导能为襄阳王这个角色加入一些正面元素,如礼贤下士、雄才大略等,无疑会使他与仁宗的皇位争夺更具戏剧性,也更能吸引住观众。扮演襄阳王的是一位年轻演员,形象上颇似张铁林,举手投足间颇有王气,很适合扮演帝王将相一类的人物。 / K0 j0 b( K( }; y& q
" [" W; A* ]3 s
庞太师:
8 e# c) p; N% Z( p* } 演技:★★★★☆ 角色魅力:★★★★☆
0 K1 s/ c" L) Z J B1 @6 S 襄阳王:
; V! r9 c2 l3 s6 F2 P' T 演技:★★★ 角色魅力:★★★ ! x% F+ Y+ J4 q
- B4 F) Y7 { Z! t! T5 m
2 r& M2 |6 Y3 q k 9、包母vs花公公
* o& P& t' J& p9 b
$ D5 k& C# P2 Y! f8 K2 T |, m 如果说少包2中能与前以部一较高下的角色,可能也就只有这个花公公了。和包母一样,花公公在包拯一行中扮演的也是保姆兼搞笑人物的角色(也许还不如包母,包大娘还是法医呢),但对比郑佩佩版的包大娘,花公公在角色魅力上还是要差不少,包母在少包1中有很多很搞笑的噱头,而花公公则少的多,包母的出场次数也远远多于花公公,但这位演员却通过自己的努力弥补了这个差距,向大家展示了一个老年太监胆小、多疑,但不失正义感,对主人忠心耿耿且十分幽默的形象,使花公公这个角色深深的留在了观众的脑海中。有网友说花公公是少包二中演的最好的,真是一点没错。至于郑佩佩扮演的包母,这里就不多说了,相信大家已经有目共睹了,“姜还是老的辣”这句话是一点没错的。
! X O6 b' Y# ~+ m' g* B- l E$ p+ x7 }2 m. A d
包母:
3 U7 w0 a; ]! z( l7 S, z5 ], J. `& [ 演技:★★★★ 角色魅力:★★★★
, n+ v3 s2 X8 ~3 q, w 花公公: ' C/ a/ z: k- B
演技:★★★★ 角色魅力:★★★★ 6 t, t& y m+ r& K; d( ~, \
* Y# J6 n4 v4 B5 A9 [
# M2 N9 H$ S" d7 p 10、赵虎及其他 # z, e) U: k3 J( W8 T* \. q5 v
/ U, v0 F4 p* z* g6 A9 k 最后谈谈少包戏中的配角,红花还需绿叶衬,配角对全剧的影响是不可小视的。少包1中就有很多很有特点的配角,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我将在另一篇文章中向大家点出。而相反少包2中能让人记住的绿叶却寥寥无几,想来想去也只有赵虎、冯永吉等少数几个。赵虎虽然和张龙属一类货色,但他显然更具喜剧天赋,优点就是表情自然,毫不做作,傻头傻脑,很是可爱。可也不知道编剧是怎么想的,在后几集非要让赵虎这个莽汉套上一身怎么看怎么别扭的官服,满口尽是些理性分析之类的话,就这样把剧中最后一个有趣的人物也谋杀了。 3 ]) W J X+ c( A: L3 i. E
" h9 t R' ` D. z/ U 11、总评
0 C5 O% L) h0 N* t. G
7 e+ T$ l0 D1 @4 ] 少年包青天1: 7 n7 i2 x: c+ ]2 H% N i2 |
剧情:★★★★(如果不是情节抄袭可以得分更高) ! _ X( [: ]+ E! j6 B0 w4 E( X+ i
制作:★★★★☆ + z# [0 ?+ ~6 Z: b1 v
7 R, r# B. `$ @
少年包青天2:
' d. h$ `+ B o& L 剧情:★★★ : r+ X8 z6 y0 K$ h; o
制作:★★★★
( {9 d8 q& Q2 J) h)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