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我只重看了《真命》、《捆》、《太师还朝》,所以本文仅针对这三个单元。好吧,我已经做好被砸的准备,对,我相信我一定会被砸。+ h. Q% I) C: ^; Z3 D% Z4 c
但我还是要说,观片十年之后,再听这歌,泣不成声。
* N* l) w. U% g P9 y" B3 M; x, H) [ I( y; k7 h8 O8 u
<B>生死关,我两肋插刀,情义何价豪情比天高。+ F* l* C4 k4 }7 _$ g) a3 \
</B>除了江湖,哪里认个义字。侠者,一份肝胆,义者,一身正气。所谓生死关,有几人能坦然涉及。《七侠五义》里,不得不说的是卢方。他在客栈里摸着胡子说“还好我只得一个老婆,不然还不玩得转起来”,为人惧内。
9 s P0 ]9 S# S% h9 o' ~- h怕老婆的男人都是好男人。7 \% R) [+ d" ~; A8 {
男人哪里真怕女人的拳脚与唇舌。卢方这样的人,一掌过去,有十个悍妇也要被劈死了。况且,卢大娘至多是泼辣,与凶悍还有很长的距离。可见得,他爱妻子之情,比爱面子要重得多。男人只要爱老婆多过爱面子,已有一半被崇拜的基础。
1 A. j4 g5 A' R4 J; Y客栈里头他看涂善残杀那一家三口,原是忍不住的,只是涂善有“皇命在身”,不敢造次,刀已亮出而又收回,怕不也是顾及老婆与她腹中胎儿。可这卢大娘简直是女中豪杰,比她丈夫都更天不怕地不怕。一个男人的成功与否,关键要看女人的态度。她都喊了“抄家伙”,卢方自是放手一博。( X5 z" A3 q- U3 |) h: U; y( K
但他与老婆割袍断义,以后男婚女嫁,各不相干。男人嘛,平常怕老婆是基本,关键时刻拿主意是根本。情义何价,值得拿命去换,那时涂善要的若是他自己的命,他连眉头都不会皱一下。他若直接把自己儿子拿了去,绝对虚伪,他抢了太子却夺了黄缎而去,说的却是个“义”。“义”字当头,“忠”字在上,要舍只能舍自己,卢方是真汉子。生死关头,杀身成仁,舍生取义,难的是舍的是比命更重要的东西,可叹是这一刀要插在儿子身上。9 r* }% F, s% X
卢方抱着儿子去江边那段,看得我长吁短叹。后来如同傻子一样抱着儿子跟老婆说“没事了”,又从汉子变成虫。
$ q- V- R5 b) O好男人应该要怕老婆。豪情要用在外面,对内,柔情比天高也是应该。</P>
( m8 G& ?3 ?0 Q0 E& L0 c6 U2 I<P><B>念奴娇啊,只为你一笑,千古风流一肩挑。0 ^6 e! ~) I; g: H& \
</B>说75不提情,会被鄙视。
" _- n- A( b* Q& ^《七侠五义》本书里,对情字用笔少到可怜。75就不同,若没有情,这部戏半点剧情也没有。破案过程没有《包青天》一半精彩(我连《包》都用精彩来形容,可见这部戏的断案差到什么地步),编剧到后半部估计不能自圆其说,剧情渐渐就……/ j3 q ^. C6 |. K% f& {
可这片子有情。: c. j1 U' [- x- Y; ]
念奴娇们各有各的风采,英雄们各有各的风流。
1 y; x4 T+ C& e1 H4 U再说阿敏,展昭,白玉堂。: ]8 w. z# E4 T0 P: f: \
俞小凡的演技之好,并不在哭戏。她声嘶力竭狂叫的时候确实让人有点受不了,她的好在惶恐,在回避,在笑。所以,我喜欢阿敏,一半以上因为俞小凡这个演员而不是阿敏本人的角色性格。有时我会想,为什么讨论这多阿敏?大概由于这两个单元的展昭与白玉堂是最让我心动的,所谓演戏要看对手。
6 t! V4 Q5 _" t4 u; s2 {小白送阿敏出城,在树林里奔跑那段,他说自己喜欢管不平之事。我总在想,你怎生晓得这一定是不平?或者是畏罪潜逃呢?小白又不是真的小白,不然怎么面对含晴时那么快就觉察到她另有他意。看到第二遍就信服了,那叫气质有别。你看过阿敏象含晴那样妩媚地笑过吗?仔细看,这两个角色的妆走得截然不同的路线。阿敏的妆极淡,口红是偏紫色的。含晴偏红,整个人明丽起来。所以阿敏身上带的是愁,是惶恐。这种惶恐从她甫逢巨变开始,就一直存在。但俞小凡并不仅仅只有这一份惶恐,她还有一份隐忍与不说。然后在客栈里,阿敏从客栈外面提着篮子(话说这个篮子,还真结实,那么摔来摔去都不破)进来,问小二有没有羊奶,说了句“我住店”。我突然喜欢起她的决然来。或者说,正是阿敏本来应该具有而俞小凡本身已经具有但因为编剧XXOO使得阿敏这个角色所失去的那部分性格,是让我喜欢上阿敏的全部原因。
: K: F0 m! x' D# H! x* I7 X/ Q' x作为第一女主角(从阿敏作为75第一个单元里的女一号的地位来说,人家确实是第一女主角),编剧应该是想让这个人物具有“坚忍、谨慎、母性”等种种气质,但偏偏剧本的种种描写,让她的坚忍偏于固执,谨慎类似多疑,母性接近自私。换句话说,失败。
9 w: ?0 a8 Q( H" L" C但我依然喜欢阿敏。
6 u+ [, V* g. f: m4 {8 v6 z4 E那些该表现好而未表现好的地方统统暂时遗忘,喜欢一个人只需要一个理由,看了顺眼。我喜欢阿敏,来自她咬破手指让太子吮吸的那一刻,来自她用衣袖抹去刀上血迹那一遮,来自她不止一次承认那孩子是她的,来自卢方舍子时,抱着孩子对着门口的跪拜。这女子眉宇间太柔弱,眼神又太坚定。我曾因为俞小凡演了《太师还朝》而将它下载来看,但我清楚知道那不是阿敏。阿敏会用什么眼神看展昭,那真是再找不到这样一个女子。《真命天子》里她时时怀疑展昭,曾看得我郁闷不已。以为,编剧脑子进水。
- E5 E4 K: Y7 A隔了十年再听这首歌,我在电脑前面哭得不能自已,我忽然知道那是怎样的原因。' ?0 u& A& V l2 L& X
这女子是真聪明,她知道有些人可以一再被误解而不会离她而去,比如展昭。她也知道她不能轻易去相信任何人,因为若当真是绝望倒也罢了,偏偏还有希望,所以她决不允许自己为了对谁的好感而错信他人,越是希望相信的人就越要再三提防,因她除了那孩子已经一无所有。& C4 Y4 R J: n( z
我总记得展昭伸手给阿敏要她回开封那一幕,他拉她上马时,她应该已经感受到这人是否忠诚可靠。
" J' G/ N0 @0 R9 Q0 U3 ^% T0 ?/ o, n江宁婆婆说展昭“眸正神清”,说得绝对不错。' H6 j; O$ @# Q9 R, e2 P0 Z9 w
所以,她从不怀疑这人不会害她,不然如何一次又一次被说服。她只是不能确定,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就立刻远离。这女人在长久的逃亡中,已经不再肯轻易相信任何人,尤其是官府的人。毕竟曾经幸福离她如此之近,而一夕尽失。她曾说,她连五鼠也要担心怀疑。日日惶恐的人,定然会多疑。《捆龙索》里,阿敏从头到尾都没有怀疑过展昭。地牢里抬头看着展昭,接过他送来的汤药,那时的阿敏,我若说她不值得展昭倾心,就真的纯属妒忌。那时展昭主动投降,换在七年前,怕不早已声嘶力竭地指责,怎会说“千万不要这样说”。所以说时间真是描刻变化的不二人选,她喊白玉堂仍是“五爷”,展大人却已变成展爷。偶然还是喊展大人的,这偶然,容后再讲。
( D+ O G5 V' ~' b$ O; y卢方舍子是义,阿敏救太子未尝不是义。卢方抱着自己的儿子冲出门,白玉堂看着不能动,阿敏跪着叩头。说她自私自是不假,那真是两难的事,这时只能自私,她并不是不懂卢方牺牲了什么。即便她口口声声说“这是我姐姐的孩子,他的父亲是谁与我毫不相干”,但到最后,仍是说了“将来你若是骄横自满,娘在九泉之下也不会瞑目的”,可见得她并不真正否认太子的身份。
! B# I# X, k3 V0 p* ?3 j3 H展昭与阿敏相交,始于这个“义”字,地牢里展昭对阿敏说“唯其义者相交”。我最佩服<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5</FONT>的绝不是剧情编排,这种三流剧情从开头就能一眼看到结尾如果沉冤不昭雪那还叫个<FONT face="Times New Roman">p</FONT>的《七侠五义》。我佩服的是台词、动作在灯光、摄影等等的配合之下,所产生的暧昧氛围(想到别的地方去的自<FONT face="Times New Roman">pia</FONT>屁股)。% o$ y: A% R- C( g# ~
全剧伊始,阿敏在人群中一闪而过,白玉堂居然这么巧就看见了。大街上那么多人你不看,干嘛好好地看个女子?色狼不是这样当的……上来就捂人家的嘴唉……可见小白是孟浪之人,天生的豪气干云,风流倜傥,少年英雄。' D' o& r7 `4 W# V3 ~) E6 n
俞小凡演阿敏,正是切合人物本来该有的气质,可惜了剧情编排上失了个“信”字(若让我想想别的谁来演阿敏,我都别扭)。焦恩俊这版展昭是绝品,我已分不清谁是谁。眉眼里稍稍地弯曲,嘴唇却不怎动,别人依然能知道他在微笑。而孙兴演杨逍,回首一笑,逍遥已现,与这白玉堂同样不羁,但偏偏这两个人物都困在情中出不来。展昭是爱上谁谁走,白玉堂却是爱上谁谁死。若比情伤,谁都不比谁少。江湖是什么地方?朝生暮死。公门是什么地方?晨活夕亡。只是相较之下,白玉堂只要背着情义便是纯粹的江湖人,而展昭还要多背个“法”字。人若少了负担,自然更直接。
3 J$ `# W6 V" V( v2 I$ l( S/ h+ ~选角太好。</P>
" b- Y& d/ A; E) f+ z% E2 {- Q6 y& D8 i, t# }) r8 q
( s7 |0 C. m7 L( X2 m/ o
; M3 R7 T' o* j! C! V4 o
5 q- \" A( ?, C2 i! v. A, I# f: Y% L
2 Q0 g8 q/ ~1 Z% w0 i r- [<P>- @& y" X4 g$ @
<P><B>为知己一切可抛,冲冠一怒犯天条。
: e% J* m9 A- l</B>这里有个疑问,谁是知己?
9 }" V- W0 b" b* b知己一个也难求。
1 G% }" D/ P- u5 S4 N五鼠之间不能算知己,他们是兄弟,生死与共,荣辱共享。兄弟间不讲知心,讲的是豪情义气,讲的是血脉相连。断他手痛过断我手,要杀他先杀了我,这是兄弟。' @, x. [' J P
做知己的,不讲这样的话。
% T: M7 i L6 W( ^所以展昭能对白玉堂说,若他有不测,不要犹豫,砍下这只手。- d6 K. Q2 k7 l! V1 h! g! Y2 h
他不怕白玉堂因兄弟情谊而不忍,不怕他因为义气而不能单独带阿敏走。他的意思是,白兄自然懂得孰轻孰重。1 P- S/ M* j% `4 ?# u
这是知己。
: ~! @# i. m! }2 _所以阿敏对展昭说(我始终认为阿敏最后的话并非对白玉堂说,你知道有时候这就是个人偏见……欢迎鄙视),人生一世,草木一春。她的意思是,我若死了,你要独活。! o/ q9 W) R9 M3 {
这是知己。
$ ^* O" m- h# L6 d' [因此展昭一脚踢在涂善脸上,因此最后他停住那一剑。
: M& H* w; e6 Z先前之怒,是为知己抛开一切,当展昭打开涂善的手铐之时,怕不早已有了必死之心。展昭绝非逞一时之勇的人,什么能做什么不能,早已想好。他可以忍受涂善一再的侮辱,五鼠不断的挑衅,阿敏开始的不信任,他也可以带着重伤走千里,铿锵有力双手颤抖地宣旨,忍之一字,说穿了是心口上一刀。7 p* h# z8 i$ d5 G/ s9 v# z1 H
这一刀他受得起。
+ Y6 w# m, }5 A h! D受不起的是阿敏跟他说,草木一春。4 s1 s$ a/ f$ O3 h
草木之春太短,那些还未来得及明朗却早已开始的,足以让他冲冠一怒(那个叫《怒犯天条》的单元找不到下载,泣……)。
$ z, ^$ p% y/ Y% P% `最后那一剑,可单单只为了不连累开封府?可只是为了身为公门中人?
1 I/ v( H) m0 R5 h) L% u# @却还有一句,说的是人生一世。
8 s0 P6 S1 g2 @( h/ q3 Y人生一世太长,那些早就已经开始虽未及明朗的,永远不会消失。" P9 ^+ J6 Q9 ?' l8 l* r' \8 c
若是想到这些,抛下与担起又有什么分别?独活之人,要活得好才对得起死者。
' |# K0 M; B: B这是知己。: j7 ~2 `) b* ?, R' I
这就是我不看好白玉堂与阿敏的原因,小白从头到尾要比展昭主动一百倍。他牵她手一起出开封城,他憨憨对大嫂说“谢谢”,他死皮赖脸跟去江宁酒坊,他说“我已经愿意为她去死了”(另外,其实说出来一定会被打,请大家看小白要动手杀涂善那段,一向英明的武术指导怎么会在这里让他先翻个跟头再开打呢?当然翻得很标准就是了,侧手翻啊……不好意思,体操比赛看太多……)。. l$ ^% V% h6 s" [; S1 |- n& W
这就是白玉堂,他直接热情,从来不羁。他白玉堂敢说喜欢阿敏,因为他是侠,堂堂正正肝胆相照的侠客,一个侠客如果不敢承认喜欢,还凭什么快意恩仇?《太师还朝》里初见含晴,怕不是疑在来生。(如果看仔细一点,其实小白说“谢谢大嫂”的时候有很经典的笑声,严重疑似沈公子的口气)0 r2 x% V, U8 b- c+ h
展昭不同。阿敏说他“温柔敦厚,是个可信之人”,说得一点不错。
; s3 G, X% p% U2 G5 N2 p0 S暧昧这种东西,绝胜过直白地说“我喜欢你”。
4 C# M N% a3 X2 R3 X2 G那个河边火堆旁的夜晚,那个开封府中暗地里的手势,那时探望强撑着下床的男子,那天地牢里近似无语的相逢。
0 O% P" m! P8 N+ r( }! b% i* ]2 b这两人身上都背负太多东西。道义,公理,正义,以及时时不断的生死交替。
3 `- R& j, N* N _- K0 m能相亲者必有相近之处。</P>6 j, z ~6 H+ v4 w# b
<P>: X9 ?/ N, b/ O0 U8 C+ G
<P>
3 Z: h4 R _+ C; h6 F<P><B>红颜生白发,痴心却不老,问英雄何事难了。6 A% L: U' D, W5 g3 Q, E. t
</B>先插一下《美人如玉剑如虹》。3 U- B+ ^2 z! `/ D* v9 g& z
我绝对是喜欢邱于庭的,但我不喜欢水寄萍,惶恐太过。当然我非常喜欢展昭捏碎杯子的那个表情,可是我不喜欢他在这单元里面的性格,感情太露。若说红颜,水寄萍当之无愧,若说痴心,这一单元也绝对够了,若说何事难了,自然就是情之一字。可惜我先入为主,前几单元里展昭的形象已经固定,我不太接受直接表白的展昭。
0 j0 Q" k: B$ E当然,初恋总是会让人丧失理智的,这点我能体谅……(谁希罕这体谅……). {' t8 n4 t6 ]% Y- a
转回正题。: Q* H1 j6 G& ]' E# z7 @/ G+ K) a
从《真命天子》到《捆龙索》再到《太师还朝》,期间的跨度应该是八年。; G" D; X4 R. Z" V" F- ~
阿敏最后在《真命》里的出场是黄沙里的一个侧身,再次对美术指导以及摄影还有造型师表示无尽的崇敬。怀抱太子的阿敏这一张极为经典,我一直想找来当桌面,可是我不会截图(举牌求助)。俞小凡身上那种柔软而又刚硬的气质在这里一览无遗,这时她是少女。
# o2 l" \+ X/ t前面说过,俞小凡的好处在笑。再出场已经是荆钗布裙,她时常微笑,笑的时候柔软如斯,温婉照人。
5 o- J3 E2 J9 ]" l- i/ \, c为红颜一笑挑起千古风流的人,若只是一时,算不得英雄。色从心底起,恶向胆边生(这话怎么这么别扭……),男人嘛,肾上腺激素高涨的时候很容易犯错误的。/ A$ Z! W/ c# J; K8 k2 v: D+ I2 ^. g
但这里,红颜生白发,痴心不老。
+ }$ T4 ^- @5 |* x' f3 F( f再见阿敏,白玉堂没有丝毫改变,他仍然是从身后捂住阿敏的嘴(干得好编剧,你让我一下子就明白这小子没变心)。阿敏要去看小宝(对不起,我一直觉得这名字恶俗到极点,好歹可以起个艺术点的乳名嘛,太子耶……),我们小白拼命阻拦,放了烟花,韩彰那时正在打洞,看不到却也没误了事(突然想到“老鼠生儿打地洞”……)。
. N+ H- P9 S/ B- ~: a. |3 W% m+ X# w结果却是展昭看到了。5 _7 E1 z# ^4 N6 u& E
阿敏跑出来后,被小白拦着,他说“我陪你去”。( k# X* F4 v& g. ~3 T/ ~5 n
这里要忍不住花痴一下展昭出来时一掀竹廉的动作,完全符合南侠一贯的沉稳作风。
& s0 P$ Y# P# `, X" ^" u3 N他也没有变。
|5 O* Q: S$ G/ D' v1 ]或者,阿敏也没有变。她仍在拒绝,以及不说。
1 c/ m. h3 B3 L- E/ m地牢里那一段,是我看得最多的。从涂善恨恨上楼那里开始到韩彰安全离开,不停反复看,看的是展昭的眼神。0 w" e1 v( E5 M4 E) B( _+ P
那眼神说是温柔多份深情,说是不忍多份了解。5 B$ E9 Y- H9 A. f$ I5 o# w
他慢慢为阿敏解开镣铐那一段是这两人之间相处方式最明显的地方。! l$ V4 x/ d! f, O4 `6 ~6 ~
缓慢,无言。
; K9 c- v' v! e; d* @如果从头至尾都是这样的拍摄,我想我会立即变成昭敏派(我真的不是昭敏派……)。& x( x: p" y( `8 J
我不晓得这七年里他们彼此是怎么过来的,有一张壁纸上写的是“不思量,自难忘”,大约如此。也不用日日思念,只是到了无人时想起来,才发现一直没有忘记。
; E$ U# M/ G* u- W0 f到这里,我已经完全变成小焦同志的粉丝。
$ ?! I* R% d/ e死忠那一种。
% y7 L" _9 v# E之前说,要讲一下那声“展大人”。
: M$ t) K' f' N$ j那是阿敏死的时候,微弱地喊了两声展大人。展昭过来,却不曾上前。甚至,他在阿敏死的时候,站得很远。 d( o0 P2 C2 h- r- [
白玉堂流泪,是伤心已到处。他是至情至性的汉子,所爱之人辞世,痛哭乃是意料中事。
" q. u+ g1 |; g+ G1 [意外的是展昭的无泪。
8 m1 {) m6 ^9 G- T$ A- B7 h; D欲哭无泪?, s1 Z( C) U% s. X( m3 p# P
不是这样。
& G; Y, ]; R {8 R1 v Q阿敏唤白玉堂做“五爷”,唤展昭做“展大人”,《真命》里未曾变过。& r B# F, P) x f5 k" e
后来她与别人称展昭时,多是“展爷”,真要见面了,却仍叫展大人。
# G# Y9 }- A, F0 H' i4 e这两人就互相疏离着经历无数日夜,生离死别。
, }# k8 V' d# k9 T# c0 P% \$ V英雄难了的,就不仅仅是情。
1 m9 C( m" a/ f& r4 N+ g至情与大义,从来就是不可分割的。爱不过一瞬,记着才是一辈子。0 l7 }5 g# H' H
编剧干的最伟大的事情,就是让这样一种疏离如此接近,至疏至亲。</P>
+ J* ~% O/ R5 _<P><B>笑傲人生,过眼烟云,空呀还是空,千金已散尽梦还是梦。
' J5 e1 P+ U4 d7 x</B>我还记得小白一出场,抖搂他那把扇子的模样。好像是说“傲笑江湖,风流天下我一人”(嗯,那个<FONT face="Times New Roman">cos</FONT>猫猫的说书人也够三八的……),若用这花来形容白玉堂倒不为过。《太师还朝》里,他曾与含晴有过很经典的对话,约是说我白玉堂为了义字可以两肋插刀云云。! M$ q; {4 S j; L
本来他真能潇洒一生。
# f8 p# p( q, o/ |* I8 @阿敏在人群中经过的时候,手上提着篮子。小白在很高的地方往下看,那时是初相见。我不晓得七年后再相见的那刻,小白是用什么表情看阿敏的,我只看他急急忙忙掩护于她。( K% ~' q4 g& E$ U' K
这便失了无拘无束。
) r# B8 I" U+ Q: F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看人不顺眼就挑翻他,看猫不顺眼就气死他,他活得比谁都潇洒。' @6 b# C/ h2 {# \5 D z e
然后他遇到阿敏。
! Q) J0 n# t: h0 ]5 D% W那天他表白失败,原本是要浪迹天涯再不回来,却还是不甘心。求救的烟花在空中亮起,把三尺长剑一提,冲了去救人。
" i! p2 d9 J1 h4 c% g, c* ~. G那晚他表白再度失败。
* _, _' e3 s" @* C3 Q% R波光粼粼里,他问道,若是此刻展昭问你,你怎么说。& p0 ^ F @8 g+ y, t
阿敏不答。
# H' ^) ?5 i1 ?我忽然想起来展昭与阿敏去寻太子那个晚上,我知道了小白注定失败的原因。6 Y4 [6 ?8 g3 x4 O" S
他若爱人,便彻底去爱,他若讨厌人,便是不讨厌了也要装讨厌。感情炽热之人,一旦全情奔涌,那是没有一点回旋的余地。( T; V% O# Y# i
阿敏说,你是豪侠,你不会允许我把全副的心思放在太子身上。
+ i1 R5 I2 T" G1 t3 H( U0 e5 v她依然是聪明的。/ W8 Q% X6 p/ V8 I) m
“若是展昭,你会如何?”
! W% e8 }+ S9 R3 P(这里请看小白经典表情,恨恨状回头小声说“连这种时候都跟我过不去,这辈子跟你没完没了”,江宁婆婆,你奶娃子真是……太可爱了。)( ~. L7 M6 J5 n& o
展昭不会如此问。他若爱人,先想这爱能否言语,先想对方能否接受。阿敏到这里终于说了他是个可信之人,因她已经了解,这个不多言语的人给了她怎样的信任。
2 ~: X$ S7 \' e/ i* @, Y; w }是的,信任。. ]8 k- U5 f4 A2 f8 a
我们常讲,阿敏不信展昭,却忽略了展昭对阿敏的信任。
# U6 M! Y$ U, X9 Q4 [他始终相信这女子并非为了自身的缘故而不信他,也始终相信她会不惜一切保护好太子,他信她有一颗温暖的心,他若不信,怎会一次次坦然接受她的不安。
* m+ s* M9 J6 Y江湖,皇宫,这一切如何惊心动魄,却都在粼粼波光里化做空,在阿敏的决定下变做空。《真命》最后一幕拍得极好,蒋平说完阿敏已经走了,两人一前一后去寻找。6 Y9 R6 x8 n# R4 p* ?
展昭喊,敏姑娘。1 P6 b& a7 h) s7 O
白玉堂叫着,阿敏。% i! i- b k' B8 s
这时的音乐是《一肩》的配乐,这是我唯一一次听到正版的《一肩》配乐。两个男子骑在马上,在黄沙里喊着女子的名字,她必然是听到了,却未曾回头。白玉堂要带她走,她不肯,绝不是为了自己。阿敏应该是喜欢白玉堂的,喜欢他的豪情万丈,这种喜欢带着敬佩,也带着朋友之谊。若让他远离江湖,那白玉堂还是白五爷吗?有豪气的人,怎能安于田园。她向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也并非为了自己。况且经过太多生死,在宫中步步为营,太疲倦。0 j) x2 p, ~( H0 ^$ [
七年后再相见,却终成永别。$ X" z6 y* F+ c; K+ n. N& ?
几多风雨,皆是转头空。</P>2 \" ~+ x9 \7 G9 o1 M
<P>/ A# ]" M: O3 S$ {* J4 S5 n5 K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1 k0 q0 e" S2 Z; y
<P>
0 ?! C( F g0 r) E2 Q<P><B>将近酒,醉卧红尘,休呀几时休。
# b2 t. r# s, F. e; t0 v1 m) x</B>《捆龙索》里,极喜爱江宁婆婆,一出来就将韩彰吓得跌到地上,讨好地喊干娘。江宁婆婆代表了另外一种女子,江湖女子,典型嘴硬心软。看她便晓得,为什么白玉堂会是那副德行。( o/ n% |3 {2 D3 A6 F0 }
江宁婆婆揭小白的短,跟展昭揭完跟阿敏揭(请留意小白往婆婆身上蹭啊蹭的样子,还有用鼠爪不停挠的样子……),总说恨不得掐死小白,真以为他们死了却老泪纵横。
! ]* c" u( V$ `3 Q3 t+ w" o0 A她是卢大娘之外,我最喜欢的人之一。2 M6 S4 {! Z& x8 K Y0 m( N8 \5 O+ t+ I
江宁婆婆用捆龙索将两人绑在一起,他们想尽办法解索,火烤刀劈,互相争斗,为了走哪条路互相扯着对方往前,如同孩童般耍赖。大风客栈里,展昭一脚踹飞小白的凳子,那跌了个半死的人还有本事喝酒,其实已经痛得内伤,当真是输人不输阵。5 c* L% a. u( |9 {" f) x
他们一同去救阿敏与太子,知道凶多吉少,进去之前仍在争吵。展昭说,唯有真情挚爱才能长久。白玉堂冷笑,你以为只有你才有真情挚爱。! F: J Y! H: T% E, ~5 _3 z
但阿敏与太子落下的一刻,两人一起冲上去用身体挡住,谁能为谁生谁肯为谁死都没有意义了,这一刻再说什么,都是多余。0 `0 c0 Z6 F0 [ ?; `8 i; n
本质上来说,展昭与小白是相同的。
, W8 q5 ~4 H; i: s/ S3 U5 Y; U他们都是侠客,与江宁婆婆一样,都是江湖中人。他们可以为了微不足道的小事争得面红耳赤乃至头破血流,却绝不会在公理正义之前分道扬镳。
$ n/ K; d4 A5 h9 M8 E6 x跳崖之时,但愿来世亲如兄弟,一旦脱险,又开始猫来鼠去。
, X5 ?2 Q$ r* K; l1 V果真只有人之将死才会其言也善。
% R H0 @7 M" {; H7 B江宁婆婆开的是酒坊,我从来怕见男子坐在酒馆里,一碗碗饮酒,酒尽了,约莫要去赴约,成败未知。我却也怕见男子一口口喝酒,缓慢思索,想透了,大概要仗剑而行,生死不定。好男儿需得会喝酒,只是决不能在伤心时喝酒,独自莫凭栏,伤神勿饮酒。《太师还朝》一开始,某半仙与白玉堂算命,你想娶她想得快发疯。那时他整日喝酒,哪里消得了半点愁。含晴始终是一个影子,展昭看含晴的眼神,恍若隔世,目不转睛,乍惊又喜。8 i# L9 N- e. B* o! p/ B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C- N/ A, R# L
散尽千金,要喝多少酒。只是这愁未必能消,只是这愁该由谁挑。1 S7 a' u$ b: ~9 g1 W+ g
<P># Y. ?0 J5 R( p- R v( V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6 y; ?; P% \0 Y1 U2 U+ E
<P>
1 g/ h8 K) } V4 o8 O5 m$ @1 f<P>
7 d) T$ w: Z2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2 i" V! K2 Q( ?: h7 m<P>
) @. g* `0 {# ]5 O' ]$ y<P><B>沧海人间,劝君莫忧,一肩担尽千古愁。1 Y1 b- F$ d2 |5 \6 x; V( f2 a
</B>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5</FONT>的编剧够有统一,就会顺着阿敏的线走下去,而不是在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5</FONT>集里破碎不成章节(我一直有个疑问,《凤凰于飞》里难道就没有人发现阿敏和杜小姐长一样吗……嗯,我开玩笑的)。$ e- y1 X) c" n9 h0 C+ T
红尘俗事里,人总有生有死,消不完的愁。( V! A9 a" j: x' S, e/ K
展昭后来碰见欧阳美人,仍是未明。我却不喜欢那种暧昧,那并不是由无数细节堆砌出来的默契。(况且,欧阳美人的头发实在让我喜欢不起来。)+ z( R, H. a' |$ b( Y8 K+ V" U
到底放不了,所以记得那女子的样子,还有火堆旁她微笑的神情。展昭在马上初见含晴,镜头到这里温暖明亮,他自下而上地看着的,不是含晴本人。
7 T7 B. ]5 T6 E6 }1 V" D他遥遥说,不象才怪。7 U9 H. \' y3 |; W! J+ _; \& f) v% ]
阿敏在陷空岛遥祭兰妃时,展昭站在她右边不远的地方,猎猎风中,始终陪伴。偶然看阿敏叩头,眼底里一片清朗。半途里去追杀手,阿敏一喊,却又不动声色地回来,提了篮子回去。( @9 ~) |1 l+ ^; k/ M1 f
阿敏第二次出城去拜祭姐姐,黑夜里拦在城门不能出去,展昭从后面说放他们出去。就微微点头,含笑致意。4 @, e/ G& p$ s/ {8 c6 z4 z+ J
这一笑,就成诀别。
4 I0 e$ Y* Q: T! w. s+ J小白在阿敏的身边说,展昭,你过来一下。两个人并排站着,眼里都是痛。
0 U+ i2 h# `$ K( p+ a& j白玉堂说,阿敏的尸骨是他亲手掩埋的。我就想像两个男子默默不言为阿敏修坟的画面,想到最后,似乎能看见一起站在坟头的两人。, E- m; e' b! K; |8 a
他们不能说出谁更深情些,也就不晓得谁的悲伤更多,或这份情感能持续多久。" q$ ^; c; N' ^: s' L: p0 I
然而连续剧总是要拍的,尤其是这样热门的电视剧,于是众多故事纷纷出笼,爱上的,死了的,初恋的,乃至同样暧昧不明的,那些女子各有各的美丽,各有各的性格。
! V7 a$ h7 E+ a却再没有一个人叫他们同时爱上。
9 ~ l9 J* ?: p" P! l7 U却再没有一个人能让观众如我们对阿敏那样,喜欢或讨厌。9 X* t5 ~6 P. v# u0 T
因此,谁也不够资格让他们别再为那个女子烦恼忧伤,沧海桑田,人间无常,一切都在变化。- q8 J! ^" w5 X* U! X: b8 N9 n
那些烦愁,就由这些人自己背负吧。他们有海一样的气魄,背得起山一样的情义。' k- Y0 N) T b! S5 ]
一肩担尽千古愁。( Y4 c) ?& }3 }- X2 e
. o q/ [; q# Z R/ T; c& V
3 r( ~$ T) Q2 b7 O9 x
<p>/ e2 U3 q; H8 z, _+ A2 U
<p>: q! M) Q% l) ~6 U2 c
<p>7 d/ y1 B1 N. d! @+ d
<p>: y+ T' F, r4 D: b- ^+ B
<p>
4 T0 C" u7 w$ U: r7 F0 P4 `<p>
, m! Q5 g# `! P+ v; D! y4 a1 f8 j<p>
! V( v! @: K, q0 F1 s$ B! d/ G' L<p>6 D# X8 |7 |, r" B) P. B( u+ a
<p>
% G9 W, K" I. N1 n' Z, M: R# h( ?5 c: u1 S9 f$ _! v
* [8 S; [7 l) Q( w/ U% r, i
. Z5 ]) U6 ~7 b4 N% T- {
) l; ~+ t7 Y" G" R8 M* v. \<P>话说75的编剧,我还真是有很多怨念,《捆》和《真》的剧情衔接上有许多问题,《太》又过于简单流于匆忙,不过将这三单元连起来,几乎是我对75的所有印象。</P>
& f! s9 G) u& @# N3 q5 i<P>凑合着看吧。</P>
' d1 |9 k5 A* R/ I6 `3 |<p>
; d& }3 r: D' t+ ?: I% @- ?1 [# n% d; `) c* X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1 2:35:21编辑过] 0 d# \$ E* ^9 i1 W4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