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NT face=宋体>% W& r& u1 M7 \ W
<TABLE height="10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 [0 G% _5 w) ]2 g E: s$ R
* p8 h( ]9 t8 r2 a$ O<TR>
+ D# x; r2 s% R<TD vAlign=top>——义胆情肠说葛青
2 H K) I7 X& ~9 n: Z) |# w) R早年看75时,当我打开电视机时,葛青的情节都已经错过去了。但序幕中那个跪立在地,额角带血,满目悲愤的男子,却伴着那首《一肩挑起千古情》随着每集的播放,屡屡让我心头一震。而且也让我充满了无限好奇——他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而他又缘何会撞壁自尽?葛青、葛青……葛为紫,青近皂,如此深郁的色调,到底笼罩着怎样一个传奇?
0 S t5 y, G3 A4 T3 q) I黑衣束发,其神宇英姿乍看有似展护卫,但似比年轻的展昭更多了一分毅定与成熟。; S C$ j {7 n' b" [( F* D
神威俨俨、寒光潋潋。森森夜色中的开封府仿佛凡人的禁地。而当他将竹笠摘下的那一刹那,英凛入鬓的双眉、如燃火的冰窟般的目光,风雷般凌厉的丰神,其气势,几与整个开封府相吭颉。
7 c) R- X }, O$ Q) ^6 k* f4 Y( h这就注定了在那一夜,风采的舞台上,开封府诸英豪,在他的面前,都必须退让一箭之地——包括展昭。
2 T0 u# C Q2 g- [9 W# B其实,这本身也就是一个绝不会比展昭逊色的人物。
( s4 S: y) n( i# K3 K禁卫军统领,名副其实的御前第一侍卫,论武艺,应是决不会比开封府四品带刀护卫差的了。夜闯开封,直入禅堂便是明证。所有人的阻挡都形同虚设,连最后出场的展昭都要从后面追来。这里插一句,此处导演回避了展葛二人的交手,处理的很巧妙。因为着决不是一个争执二人武艺孰高孰低的时候,若真象展白那样,打上三天三夜,那啥不都耽误了!
* f+ b6 l" j0 r6 _; L/ v论外型,无论是从身形的英拔,还是动作的利落,站、立、行、走皆如水中淬剑。足下生风、臂外盘龙。说实话,银幕上帅哥虽多,他是我心目中唯一一个可较量于焦展昭的。当然,至于那个演员是谁,我不知道,也并不想知道,仅限于那一时一地的一个葛青。而且我也总觉得二人于行动处哪里有些相象。以至我曾想展昭后来穿的那件黑衣服是不是就是他身上的那件。不过想展昭也不会,人都死了,还从人家身上赚下件衣服穿?哈哈,开玩笑拉。
5 V, w& N: p. V a& N# ?3 S4 g# I2 i而至于他的死,我是这样想的——是示忠,也是殉情。
& i5 H j& g0 |4 T
' o: c2 Q8 k4 i' e! i3 r. j M( M想堂堂一个禁卫军统领岂会因一时的蒙冤而就要沤得去死?被指为钦犯又若何?一个履皇宫和开封府皆如平地的人会奈何不了朝廷如涂善辈的追捕?凭着一身的武艺,满腔的热血,入江湖为侠又若何?实在不行,我还不留在你大宋了呢,任辽、西夏哪里不爱此豪杰之人!就算不愿身负污名四海奔逃,那也可以留下青山与开封府包拯、展昭一干人耐心计议,毕竟包青天展南侠的牌子不是虚挂的。你既能以性命为筹将此冤托付开封府,可见你对他们的信任。缘何就不会信他们定会助你平冤昭雪呢?总不过是一个早晚的问题嘛。* ^* n( P3 I9 E& c
( p+ b6 x& o7 `% n, y
所以,种种只有一个解释——他是一心求死。
M) N$ V9 r0 i( R( ~7 u
+ w9 Q1 h0 S j0 z$ Q4 `. q0 [' Q于何时决定的?就是在他得知兰妃已死的那一刻。
6 G( R- d2 U0 t+ H) _9 w X% L
7 k" y; W7 `* Z# ]4 ] w5 l/ t象葛青这样的热血男儿,他可能承受自身遭遇的任何屈辱,但于忠,他忍受不了国之太子蒙冤;于情,他忍受不了恋人之节受侮。退一步说,如果兰妃还活着——如被打入冷宫之类的——他也决不会去死。可叹的是,画梁白绫、香尘落花,兰妃已死。再退一步说就算他活着等到兰妃平反,他还可以在一个杀死兰妃的人身边当差吗?对于那个凶手,他不仅不能报仇,而且还要尽忠于他……所以,死,是他情义两全的最好选择。8 W% v" n |* X+ S. ?9 D
; l; ^3 y8 w( h( p- m" @3 X7 `3 h剧中有句话说得我心酸。葛青与兰妃是青梅竹马的恋人(注意哦,确提到“恋人”二字哦)可自从兰妃进宫之后,二人就再没见过面。可既然有人能诬陷二人私通,从另一方面也就说明了,作为禁卫军统领的葛青与兰妃见面乃至接触的机会还是有的。但遗憾的是,二人都守忠、重义、知礼、明耻。所以就“再也没见过面”。可撇去忠先不讲,就从二人的感情及下场来说,莫不如真就如《红楼梦》里晴雯临死前说的那样,早知会被如此的冤枉,莫不如当初真就做点什么,也就不至于死得这么冤了。1 Z0 Q# E0 e" r# G* B: O5 {+ ^
+ x, _" ]6 \ l
想那中咫尺天涯折磨于葛青定不是一时半日了,也许,他于表于心可能都未必那么澎湃,但这绝对是不可忽视的。而谁知,恋人就这样突然的地不在了,不知不觉、无声无息、不明不白……突然永远地去了!
+ m" @# F3 F, J$ \6 P
' M4 S+ T" m) A) N2 ~' k! q我不知该怎样解说他的这份感情——* r7 w$ J# t5 v# p" h: \
3 O' @: ~9 B+ M, ~
爱人活着,好好的活着的时候,哪怕永生再也不能与她相见,他也会活得很平静乃至很好,而一旦她死了,他却就再也无法活着……
( A: K) n, t7 k# q$ _# S. g3 N- d6 {8 m" e/ F
不过是同样的永不相见,为何如此不能自劝!
1 f, n. l* H5 F. \, v; [8 y% e
; r; }5 {. M! y8 `5 [) e$ G( \我说不清,大概情至此,也就臻至境了吧。尤其还是人如葛青!
% a0 ]$ u9 ~) F: P8 v4 c. t% ~* k) ]2 W' m$ M$ p$ `; J/ c
但要是就这么说葛青之死尽是为情,也就太小看了我们禁卫军统领的英雄器量了。
* P3 k; l, w5 z9 r- a6 c& M/ h2 S$ T0 G, T; \ U% p V* E
谁都知道,这是一场政治阴谋。太子被陷就意味着国将易主。且看北宋时的国际时局,御外且不暇又如何禁得起内扰?就如同他夜闯开封府时说的,“国之将亡,还坐什么禅!”其忠肝义胆尽显器外。他必须让包拯对这个案子高度重视起来。再加上生趣已尽,以血明志,是他于国尽忠唯一能做的最后一件事。
- v5 g" k- m. N ^
0 m" Y {' @& v4 W% r) t蒙冤负辱却不怨君不恨国仍尽心竭命以守人之大义,75男儿,莫逾于此了!1 [8 d! p0 D/ g" F0 t8 C3 j' I
4 ?0 D' s( m8 t: E% e* j
终葛青一生虽促若电光石火,但却烈如雨电风雷。比展昭之沉绵,更让人赞于明烈;比玉堂之轻莽更让人感于深着。想想这段情,其感心动腑,荡气回肠直决不比昭白敏之少分毫。
8 z+ `3 h9 B% u; |
; F- O% X) ?7 P" C& B; L0 L! }* X只可怜这一对苦命的姐妹,不知是被葛青玉堂展昭这三个至性男子的深情重义折了福,还是真应了那句“自古红颜多薄命”,终都化为一缕风烟,成为英雄襟边袖畔的一抹挥之不去的儿女情长。8 i5 L, e; R: ?$ s0 c
4 s; M$ A& A0 b% A. f
总体上说,葛青的一段故事——不足半集,短短两幕——于整部75来说如小说的楔子,诗歌的起兴,是即登场的一大幕风云侠义的预演……此担非轻,葛青当之。(何也,据会喜欢上同一个人的人品味差不多可推出展白二人半斤八两;而兰敏两姐妹美丽高洁一样,尤姐姐更胜于温婉,推出葛白展三人水准差不多。而且从感情上讲,三人还是连襟呢。由二人心目中的姐夫来开场,最合适不过了。当然,括号里的近于玩笑拉)" e( ^$ Z) i' _1 B! y1 ~7 g9 j
3 e; L! \) {8 P( C: _# x0 ^总之——
2 c" L# Z O6 O f, i3 P2 E+ Q% q8 t+ y ?; a7 u
展风采于众侠之先,捷足先蹑高位
/ o$ m9 \7 x- [$ |9 ^% d* N
! y( {9 c% I; ^% D: E/ V# g搏青眼在展白之前,提笔后论风流
' V1 R, ?, d+ {4 k0 a- [$ q! C) p4 z! n' e/ y0 r8 u, x
——风采卓然葛统领!
3 P* W* }0 D# }! i% r$ U. X6 H* f- y' F& N7 V
美哉!悲哉!壮哉!惜哉!叹哉! </TD></TR>
1 T9 J* q2 G& Y/ X3 O v<TR>
9 z8 B7 P. G9 T+ {3 l5 m! C<TD vAlign=bottom><IMG src="http://sunxingcn.com/bbs/images/common/sigline.gif"></TD></TR></TABLE></FON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