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其实七五已经过去许多年。</P><P>开头就这样说似乎是灭自己的威风。如今这多偶像武侠剧,奇幻武侠巨片,虽然多是遭人诟病,但也有偶然觉得真是不错的片子,比如冲着秋官和荃姐以及林峰去看《血荐轩辕》,最后却收获了秦淮。</P><P>只是我再不曾坐在电视机前追看一部插在无数广告当中的武侠片。</P><P>只是我再不曾为了听清含混不清的歌词用大卡座收音机录下片头并趴在喇叭前面一个字一个字推敲咀嚼。</P><P>不是它们不好,而是你不能奢求一个被90年代前期、中期港台武侠片养刁了胃口的花痴女会对现下商业味如此之重、档期如此之赶的“武侠片”有什么好感。</P><P>配乐千篇一律,扮相越来越后现代(当然不排除还是造型出色的,不过总体来说我就不相信个明朝人敢穿得象唐朝豪放女似的……),拜托赶档期搞前卫也给点职业道德,至少别让北宋的人念南宋的词。</P><P>什么?人家那叫创意?</P><P>……</P><P>原来我落伍了。</P><P>于是我只能看着94版的射雕怀念83中的郭靖黄蓉,看着皇阿玛强抢小龙女愤然寻找马版逍芙片断,在电视台重放哪怕《包公出巡》的时候也异常兴奋地等待,在《少年包青天》那明显抄袭金田一的剧情面前赞叹起原来《包青天》至少还本土化,在“咿呀”的惊恐后想起《一肩挑起千古情》里石村声嘶力竭而通透入肺的“冲冠一怒犯天条”。</P><P>于是当我再次看完七五之后,只能伏案痛哭。其实它并没有经典到每个人都应该去看的地步,或者它如同83《射雕》一样雕刻了整整一代人的武侠世界,但当我从一部部mv里找到或哭或笑或嗔或喜的脸,从不同的电视剧中看见或许不再是主角或者从未是主角的人,我终于了解我究竟爱什么。</P><P>我居然爱一部片子里的某些角色胜过演员本身。</P><P align=center><b>焦与昭</b></P><P>翻看网络小说时,某一卷的标题写着“上穷碧落下黄泉”,握着书半晌不出声。</P><P>想起展昭来。</P><P>想起他和白玉堂在《真命》最后一集里去寻阿敏,在天地间茫然四顾低回俯仰的样子,再又想起他站在大厅的前面,刚要走进去见卢方的场景,最后想起太师里他抬头看着含晴,像要穿透生死从未更改的怀念。</P><P>那一刻他红衣金箍,面如冠玉。</P><P>说良心话,其实在《真命》和《捆龙》里,猫鼠的造型都算不上最好。展昭最帅是在《美人》(本单元由于作者个人情绪不予置评),而孙兴的白玉堂虽好,但和杨逍相比,那简直就……</P><P>转回正题。其实我一直说自己是个焦迷,现在想想,并不纯粹。只是幼年听评书,爱听展昭与月华比武招亲那一段,除此外再无记忆。反倒是白玉堂命丧铜网阵那段更有印象,《包青天》里虽然也热爱何家劲的展昭却更欣赏他在《保镖》里演的郭旭,如此自然觉得七五里吸引我的决不是“展昭”这个名字,而是焦恩俊。</P><P>更何况小李一出,我对泡面头衍生无数好感,虽然不喜欢有胡子的男人却对东来那两撇小胡子情有独钟,尽管何晴微微老去传说那片子里他根本不是主角,却还是四处寻找剧照老怀安慰。</P><P>我一直认为我是个焦迷,而不是展昭的fans。</P><P>可事实上,并没有任何一个焦恩俊演的角色能够代替我展昭在我心目中的位置。</P><P>《绝色双骄》里,看他耍宝出招,到底更接近真实的焦恩俊,然而我想念捆龙里他一脚踢翻了白玉堂的凳子之后,那显然是本性暴露的坏笑。</P><P>《花木兰》里,看他坏入骨髓,苏吉利威胁他不要再说话,著名的那声“焦恩俊”,然后坚决果断地给了孙兴一拳,笑得我从床上跌下来。倒回去看,倒回去再看,终于不可遏止地疯狂寻找75mv,看他每每被白玉堂气得半死而又无可奈何我却放声大哭。</P><P>《小李飞刀》里,看他与林诗音两情缠绵有缘无份,看他与杨艳相知甚深暧昧不明(此女由于作者个人情绪依旧不予置评),看他一身白衣俊美无铸酒不离口刀不离手,却我想起他在开封府的门前,看着阿敏抱着太子离开的身影,一言不发黯然低头。</P><P>你爱他什么?</P><P>爱他如此俊朗爱他扮相出色?若只如此我干嘛放着《美人》不看,非巴巴地看他将夜行衣当便服穿沙里来风里去?</P><P>爱他眼神深邃爱他目光坚定?若只如此倒不如去看《太岁庄》里屡显官威,何苦见他左右为难拿受伤流血当饭吃?</P><P>其实爱上某个人并不需要原因,也无论他做了什么,而是在那个时刻有这样一件事情让你发现原来你是爱他的,有时是他看你的眼神,有时是他不经意中的笑容,有时是落叶纷飞时的飞马疾驰。</P><P>可事实上,是展昭和焦恩俊同时成就了我所爱的七五中的那个男子。是幼年时代对“南侠”的无限遐想和何家劲在《包青天》里的演绎告诉了我“展昭”这个名字应该有怎样的气魄胸襟,是焦恩俊在七五中的无意回首让这个名字有了具体能够承载的人。</P><P>于是我一遍遍看着七五的时候,不断发现我为什么爱他。</P><P>他穿着蓝衣的样子,他低头抱拳说“属下遵命”, 他明知自己与五鼠不和仍护着阿敏上陷空岛。</P><P>他千里走单骑负伤而来冷静宣旨,他小声附和江宁婆婆说“是啊是啊”,他助韩彰脱离险境自己被炸得从地道里跳出来在缭绕烟雾里昂然独立。</P><P>他拿起斗笠踢开残余的火堆跟在阿敏身后在黑夜里慢慢走,他对阿敏说“你等我”,他等了他七年只为了说句“敏姑娘”。</P><P>可他最后只能撑着雨伞深夜里去寻含晴。</P><P>我一直在想,展昭面对着太子低头微笑的时候,是否能在太子的身后看见那个乖戾固执却温柔善良的女子,于是他不必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她定然还是少女的样子,宛如初见。</P><P align=center><b>敏姑娘</b></P><P>七五里,她做了《真命天子》与《捆龙索》的女主角,《太师换朝》里在所有人的记忆中活得如此鲜活深刻,《怒犯天条》也许可能站在她倾注了全部爱与自私的孩子身后与没来得及相爱的人天人永隔。</P><P>七五各单元的女主角里,飘渺一如小仙女仍然有名有姓,只有她像是凭空生来惹尘埃一样,那个姑娘没有姓氏,我只知道她叫阿敏。</P><P>其实七五也赶档期,赶的结果就是演员纷纷累到死。如同陈慧珊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参与《创世纪》后期的拍摄,编剧不得已修改剧本后半部让Helen再不回来一样,俞小凡因为体力透支而减少在七五中的演出,这是我可以体谅但不能接受的结局。要知道俞小凡是我童年时代对美女的定义之一,刚开始看七五的时候有多半原因是冲女一号而去。谁也不能否认虽然如今看来《婉君》或是《望夫崖》都有太多琼瑶式的歇斯底里,然而那个“凝眸如水”的女子确实拥有所谓的“外柔内刚”。</P><P>这四个字说来简单,做来万分困难。外柔内刚的女子不遭人喜爱,她们能在绝望中生出无限勇气来支撑自己,而无需外力的帮助就能重新站起来。内心柔弱的女子无论外表是否坚强,大男子们都会心生怜惜成就感十足,那些靠着自己也能活得好的女人自然不是他们会倾心相爱的对象。</P><P>幸好展昭与白玉堂都不是只有这点气度的好男子。</P><P>于是小白带着阿敏飞出城外被她告知“你还是不要知道的好”之后,在客栈里仍然伸手拉她上马奔离危险,于是展昭跟着要自己去陷空岛找回太子的阿敏悄然无语,面对一次次的不相信并不放在心上。我不否认阿敏多疑猜忌,某些时刻她脱线得让我这种死忠的伪昭敏都有些无语,可是换言之,为何阿敏一定要相信展昭?那些只要对方以救世主的面貌出现又或者是可以救命的稻草就立刻扑上去的女主角已经见得太多,那些偏见误会造成两颗心慢慢靠近的言情小说可以立刻找出一大串,两者都让人在白烂中无语问苍天。</P><P>所以阿敏在《真命》里屡屡的怀疑我不赞同,可是我也不愿意看见她如同幼稚女生般立刻作楚楚可怜状对所有人都信任有加把冤情和盘托出——又不是言情剧,这个是武侠剧、武侠剧啊!况且剧情如果没有这么一波三折收视率怎么能有保证呢……</P><P>于是一次一次的拒绝与离开成为他们不变的主题。网络上做到昭白敏的mv的时候,从来不曾遗漏阿敏在乱草丛中逐渐隐去的画面,也不会忘记展昭在阿敏死后握如何握紧了长剑,又甚至在《太师还朝》里白玉堂看着含晴的时候一步一顿,一时不忍。</P><P>诚然,我对于《美人》中的展昭一直采取无视到底的态度,却对《双姝怨》中同样动情重义的小白予以宽容,这看起来似乎是有失公允。往者已矣,来者可追,去找个第二春发展新恋情是人之常情谁也不忍苛责,何况死忠的焦派展昭迷对于自家人一向宽容有加。</P><P>可是我不能原谅。</P><P>我不能原谅展昭心里的阿敏变成一个影子,因为我始终认为阿敏心中不曾忘记展昭。你看他们一同回开封府,看他冲口而出的关心之后她低头浅笑,看她因他一个手势就将视若性命的太子交到襄阳王手里,看他们在地牢里低声交谈,看她一身缟素回头跟他道谢的笑容,看着他们经历生死相随七年等待之后,她草木凋零撒手人寰,他骑在马上抬头凝望。当这一切变成我继续在每个单元里寻找阿敏存在的痕迹的动力,我无法原谅他心底里的笑靥仅仅因为“人不在了”这样的理由逐渐消失。我无法接受他变得如此直白主动。我看不到他看着水寄萍的眼中有同样的忍耐与等待,我感受不到义气相交的默契,尽管他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P><P>所以我爱这个不知全名的“敏姑娘”,尽管她自私而固执。</P><P>她眼睁睁看着卢方用亲生儿子顶替,抱着太子给卢方夫妇磕头代太子代姐姐谢这对夫妻,她什么也不说是因为说什么都无用,从今而后这孩子再不是她一个人的,他必须继承大统。</P><P>可她不能看着姐姐的遗孤在人心险恶的地方长大,不想必须教他时时小心处处提防玩弄权术,她明明听见谁在喊她却还是远走他乡。</P><P>她口口声声说“这只是我姐姐的孩子”,这七年里她真的把他当作亲生骨肉一样疼爱,可到底她也没有忘记他的出身。阿敏如何教育太子《捆龙索》里一句未提,却见得母子情深,太子温顺机敏,聪慧有礼。当这孩子回到宫中之后,以一朝储君的身份接受朝臣行礼,也未见得惶恐不安</P><P>只此我就有全部的理由去爱这样一个女子。</P><P>只此足矣。</P><P align=center><b>孙小白</b></P><P>认识孙兴是在《希望之鸽》,浩二霸道狠绝的爱让人触目惊心。</P><P>然后沈公子从天而降,一边搞笑一边英俊着,再然后杨逍出现。</P><P>左使一出,谁与争锋。</P><P>所以想像一下一个花痴跑去想看看杨逍一样的白玉堂的时候,是怎样想去台湾砸造型师。尤其我本来对白玉堂有水准以上的好感,不是每个锦衣少年都有资格被叫做锦毛鼠的,华丽少年是我的最爱。</P><P>所以我对孙兴在七五里的扮相还真是不喜欢得出奇,所以白玉堂并不是使我爱上孙兴理由,那个理由是杨逍,独自饮酒吹竹叶的杨逍,对纪晓芙回头淡笑而去的杨逍。</P><P>直到阿花出现,终于忍不住喷了满电脑屏幕的可乐,如此佳人还真是有资格进入七五美人前十大。</P><P>江宁婆婆揭他的底,他尴尴尬尬蹑手蹑脚逃出去免得在阿敏面前丢人。</P><P>跟展昭一路寻阿敏去,人家说住店他就说打尖,人家吃饭安安静静他吃饭如同打仗,最终一顿饭变成全武行。</P><P>他豪气,他冲动,他热血,他任性。</P><P>然后该帅的时候帅该耍宝的时候耍宝,该出手的时候出手该让步的时候让步。</P><P>然后在一同跳崖的时候相视一笑,看见展昭呛水哈哈大笑完全忘记自己不过五十步笑百步,在阿敏死去以后去劫下涂善任谁说都要亲手杀了他,与展昭抢夺动手权的时候听涂善对阿敏出言不逊,怒极之下反而对展昭说“便宜你了”,最终一剑穿心了结涂善。</P><P>好吧,从此我知道我不可能在七五里看见杨逍,虽然他在《双姝怨》里扮相颇有可取之处,可是他不是杨逍,他只是白玉堂。</P><P>先前说过我对《双姝怨》还是颇为喜爱的,反而《太师换朝》里面他拔剑自刎的时候大大地不喜欢了起来。我固然偏爱阿敏,却也喜欢苏红,不能接受《美人》只是因为那里面的展昭性格让我不能接受,同样的,寻死觅活的白玉堂简直就侮辱我的偶像。</P><P>死亡绝不是制止疼痛的好方法。</P><P>我愿意见他爱上另外的女子,愿意见他活得一如从前,慢慢地阿敏的身影不再是心头伤,而是可以与相爱之人提起的故人,那样子他不是不再爱她,而是能够因爱她而再爱别的人,那样子她会一直伴他一生,虽然未曾开始也决不会结束。</P><P>我不是想看见另外一个杨逍,我只是希望白玉堂能够纵马江湖人生自如。</P><P>总要有人一生烈性,这世间才不会断了希望。</P><P align=center><b>众人</b></P><P>其实我颇为爱戴卢大娘,如同我颇为爱戴江宁婆婆,七五中这两个女性角色塑造得极为出挑,是她们的存在让五鼠的形象丰满起来,同时也终于没有让七五变成一部男人片,一如我喜欢的《教父》那样。</P><P>卢大娘挺着大肚子一脚把涂善的手下踢出去,家丁见多识广训练有素似的立刻把伞撑上去,可见得这位女神医平素没少惹是生非抱打不平。早说过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成功的女人,怕老婆才会行大运。卢大娘说“除非你现在给我跪下来陪不是”,否则这辈子休想进房,卢方跌跌爬爬蹭过去:“你让我在这儿跪?”回头看三鼠,纷纷趴在门板上装死。</P><P>一句话就露馅了,什么叫“在这儿”而不是“你让我给你跪下”?莫非向来在房里顶夜壶跪搓衣板是家常便饭了?还是莫要深究的好,反正惧内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好歹给人家陷空岛的老大留点面子。</P><P>极显然卢大娘最后还是给老公留了点面子的。不过江宁婆婆就没这么手慈心软了,刚打个照面就把向来天不怕地不怕的白玉堂骇得夺路而逃,初与展昭见面就把人家夸了个彻头彻尾对自家小崽子骂得毫不留情。婆婆是血气方刚的,是深明大义的,是英明神武的,否则白玉堂在她面前怎会从来都抬不起头来?江宁女年轻时必然也是江湖上有名的煞星,举凡她看不顺眼的事情一概管到底,才会养出白玉堂这种个性的孩子。</P><P>家庭教育果然重要……</P><P>其实四鼠有许多可说之处,比如韩彰生性不羁,用情也颇为专一,对阿珠那是一心一意。又则徐庆为人耿直热情,出了名是个孝子。还有其实我对蒋平是很有好感的,虽然剧集中样貌只能用“衬托”二字来形容,可是与白冰冰扮演的阿桃还真是……不晓得怎么说才好。《蒋平娶妻》作为《真命天子》和《捆龙索》这样两个巨制单元的连接,其剧情完全没有半分逊色之处,可见得编剧功力。</P><P>而开封府……</P><P>金大叔的老包早已先入为主,范鸿轩的公孙先生也是一时之选,《包公奇案》中金、范、焦三人凑齐,也算安慰,只可惜此剧配音实为心中梗刺,不提也罢。我原是对张复健的包拯和邓安宁的公孙策采取“我管你”的态度的,直到近日研究龙隆时才赫然发现两个版本各有千秋。张版的包拯声如金石,官威正气敛于内,与金大叔的不怒自威是两种境界。</P><P>抱歉的是我从来没有搞清开封府四根门柱到底谁是张龙赵虎谁是王朝马汉,还真是对不起他们的尽职演出。唯一记得的是白玉堂去杀涂善之时,有一根门柱喊了声“白玉堂,你就别为难我们了”,以及展昭喊了声“张龙”,红衣门柱跳出来一根(原来你就是张大哥真是对不起……),很听话地把自己的佩刀给了展昭。倒是《包公斗法王》中对开封府众人的情义多有描写,有兴趣可以仔细一观。</P><P>七五中经典配角不计其数,金钟奖得主也遍地开花,早有珠玉在前做了总结,鄙人就不班门弄斧了。最后一提,扮演涂善的龙隆亦演过八贤王,而杨怀民的陈世美扮相不必多演,真是有让公主倾心下嫁的本钱。实在是喜欢葛青。我不知道怎么说这样的感觉,而是,假如没有这个男人顶天立地的身影,那么阿敏被追杀的整个过程都显得苍白无力,是他用性命换来包拯的追查,这才有了《真命天子》的曲折离奇与沉着大气。</P><P>葛青与兰妃早时是恋人,后兰妃入宫,生养太子。葛青做禁军统领,忠心不二。皇宫里,这样身份的两个人,本是该抬头不见低头见,阿敏说兰妃入宫之后他们再没有见过面,我是信的,并不是葛青心中没有她了,兰妃死后,他不顾危险闯入宫中寻求真相,一死以求清白。有说这也是殉情的原因,我也信的。</P><P>不是不能见与不敢见,而是不想见。</P><P>再见面只能生疏客套,只能形同路人;再见面不过君臣有别,他跪拜他她受礼,倒不如不及黄泉无相见,可只要她活着,他便也会活得好,这皇宫里因有这样一份咫尺天涯而无端端温暖起来。</P><P>
, {5 x& [/ c" y$ L* g1 O' L L连日来无所事事恶看韩剧,听人说《翻云覆雨》不错,正准备租碟。猛然看见姜大卫,连忙丢了新片去看电脑里的《九阴真经》,对,我是大叔控,至少我爱柳东根远胜过律王子。</P><P>不过是打个比方而已,我是想说,其实无论过去多少年,还是这些演员现在甚少出现或是当当配角,或者新人辈出终于有一天有人能够演出更加经典的展昭,都不会动摇七五在我心中的地位。</P><P>那是我今日情感的起源。</P><P><b>名词解释:</b></P><UL><LI>七五:专指华视电视剧《七侠五义》,绝非石玉昆原著《七侠五义》评书。</LI><LI>MV:七五fans为了花痴而截取片中片断做成的视频片断,简单来说和馒头是一个蒸笼里面出来。</LI><LI>小白:跟网络小白没什么关系,当然也不是小新家的棉花糖。七五fans对白玉堂的爱称,绝无贬义。</LI><LI>马版逍芙:即杨佩佩版本《倚天屠龙记》中的杨逍和纪晓芙,如身为80年代前期出生的人士不知道此版本请鄙视自己,作者不负责普及教育。如为90年代生人,在此作者予以耐心解释,此版本中杨逍由孙兴饰演,纪晓芙由潘仪君饰演。</LI><LI>金田一:日本漫画《金田一少年事件簿》,不是那什么金田一的爷爷……</LI><LI>皇阿玛和小龙女:……</LI></UL>
& x+ C/ K8 l5 E1 r
" j! Q7 Y! L; n7 [, [3 h5 b[此贴子已经被ebya于2006-7-31 9:07:20编辑过] 0 x5 k9 L) a" g: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