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敏临死,把白玉堂和展昭喊道近前,说:“展大人,白五爷……展大人……人生一世,草木一春,生死本就等闲。……”
8 m& A$ C8 _5 p" G* i' }, c Y8 V* P v- Z7 m
这是明清小说里常见语。平时听来稀松平常,十五年前我看《七侠五义》,知道阿敏临终要说很多话,把忠孝节义都讲了,但不记得阿敏说过这句。小时候看她多少有些可笑,浑身上下不脱琼瑶御用女主角的底色。哭啊喊啊,声嘶力竭,可是今天看看,她竟还是美的、智慧的、坚韧的。而且,想来想去,就算上我最喜欢的赵翎公主吧,也惟有阿敏才无愧为七五第一女主角。1 n' ?, C t) X
& E! ]1 v7 }2 ~" k% @& {最近一个月里把《真命天子》和《捆龙索》这两个单元断断续续地看完了。非常惊讶《捆龙索》这个单元里,阿敏和展昭竟然只说过这么少的话。印象里他们似乎有很多戏份在一起,但事实上不多,至少没有白玉堂和阿敏在一起的戏份多。《捆龙索》里展白两个人都还表白了,白五爷的话说得坦率,有一处他在江边挑衅展昭,说我喜欢阿敏,就是喜欢阿敏,我不像你这只死猫,你不敢说。接着不久就是一幕展昭狱中探阿敏的戏,深牢大狱,展昭递了一碗汤给她,阿敏的眼泪滴了两滴在碗里,展昭的话是这么说的:“人生在世难得知己,展某能与姑娘相交为友,已感甚幸。”又说“展某自幼受父兄调教,终身以情义为本,唯情义者相交。”这就是诉过衷情了,言尽于此。“惟情义者相交”,这话,阿敏是心领神会的。# J9 f8 B8 A: Q
$ M( ?& M5 X# h( t3 y+ K0 H
我小学四年级,看到阿敏在清明节祭完姐姐兰妃,却在回城的荒野里死在涂善箭下,跟我妈评道:“不通,不通。”初中时又看到这,还是说:“阿敏这时候不必死,按说也死不了。”其时,白玉堂和江宁婆婆都在,展昭已请得皇帝的尚方宝剑,胜利在望,偏偏就迟了那么几秒钟,她还得被杀死。当然,阿敏非死不可的最大原因,在于这才是《七侠五义》的第三个单元,接下来的单元里,咱们展爷和白五爷在路上还需要艳遇多多,吸引观众眼球呢。不过撇开这些来看,阿敏死在这时,却显得特别悲凉。清明节,青梅如豆柳如梅,日长蝴蝶飞——可是她为什么死在清明节呢?据说,唐人上巳节迎春游乐,清明节祭祖扫墓,两节并置,一喜一悲,是因为中国的文化是乐感的。乐天知命,视死如“归”,意为人生于无形,死后复归于无形。故而明人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哭罢,不归,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就算这样,我还是总忘不了过去看过的一句诗,冤死的郑琼罗唱道:“春生万物妾不生”。阿敏活着,就为了太子小宝,为了她冤死的姐姐兰妃,或者我们相信狗血的编剧,为了大宋的命脉。没一天是为着她自己的。可是,春生万物妾不生啊。《真命天子》里,卢大嫂有意为阿敏和五弟说合,问阿敏太子的事也差不多了,你没有为自己打算过吗?阿敏说,太子和姐姐的冤情一日未能平反昭雪,怎么能想自己的事?白五爷几番表白,阿敏都以此为由。我记忆里阿敏最大的特点,不是她那有些让人无法忍受的大喊大叫,是隐忍。焦恩俊版的展昭,我印象里最深的一个词,也是隐忍。展昭和白玉堂杀涂善,是一幕可圈可点的戏。展昭给了涂善两剑,说第一剑为了死去的兰妃娘娘,第二剑为了丧在你手下的无数冤魂,这第三剑抵在喉咙的当儿,涂善却说话了,一要和他论理论法,二要给他看先帝恩赐的免死金牌。展昭这一剑就怎么也下不去,小白的剑却已然在背后刺下去了,说这一剑是我替阿敏给你的。有人评道:“这就是展昭,先公后私。”这次重看《七侠五义》,我觉得孙兴这一版白玉堂比原著里的让我喜欢,好,真是好,好得我都快倒戈了。可是我还是坚持,论到 “知己”,小白和展昭当然算得,但是阿敏这里,没小白的份。为什么展昭最后这剑刺不下去,阿敏会明白,但若放在赵翎小公主身上,终其一生,她怕也不会明白这个道理。2 {3 n5 [% P7 a; c- y. P
: k0 G- J3 \6 Q4 @# n" T: e记得李零说“文革”期间,北大有张大字报,上面有诗曰:
& R! V" F, D* \: y1 [* L
: s2 C G+ B$ R/ J万年太久争朝夕,朝夕有时抵万年。) U2 g( ~% }) s/ J3 i' `, w
5 n' U# W5 q$ b# h
子胥过关须发白,白了须发未过关。6 a% y" ]! y& H0 p. A
6 Q, e* S- F- |8 u& V5 d阿敏临终时把小宝的手交还到皇帝老儿的手里,我想,无论如何,她对于自己有如朝露的一生,是没有遗憾的。
; y' Z0 f ^0 y& ]- Z* a2 H$ t
, t: q+ _9 H; j: {" K" K所谓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 Q# X5 e4 T, i/ k# x6 ]
6 s! l% v A4 ^* e晚上看完《捆龙索》的时候,实实在在难过了一场。《捆龙索》真是一个奇怪的单元,明明过程那么喜乐,结局却是悲剧。自此,无论今后的单元里将会碰到多少美人如玉,两位男主角已经成了千古伤心之人。我记得有支MV做的是展昭和阿敏,用的是阿桑的歌《温柔的慈悲》。阿桑这个歌手平时没注意过,有几首也算耳熟能详。我就去百度下了几支她的歌放进mp3里,一边下着歌,客厅里,朋友们喊我去跑步了。这时候有个人说,唉,你们知道吗,我今天听说那个唱歌的阿桑得病死了。
3 j* W3 K9 ]6 E& Y# n
' \; ~/ f9 z8 |; q9 I |……
4 ?4 S8 _0 h2 s. W" h, Z5 W4 l) v2 X- [. o; a
后来整个晚上,我觉得我听到的欢笑声似乎特别多。多到刺耳。
$ ]8 \& B7 V" O( G+ {6 I" s) i7 h# {/ N; f
还是那句话,其实有些道理不是不知道,但是打到门上来了,才能懂。很多时候,语言跑得比心灵能够达到的地方远,话说到那里了,但其实心还没到达那里。等到心到了,已经不知道拖后了多少时间。
& l2 n; R* g8 `' h( k, e5 u2 c! B& ~3 U( F" K
" O( X/ }3 e% F( ?# m; k" y
0 G+ {3 x6 q: g前几天看一篇《七侠五义》的穿越小说,一个唱歌跳舞兼演戏的明星Cindy穿越回到北宋,展昭问她:“千年以后,那是怎样一个世界?”她想了想,笑了:“和现在差不多,历史只不过是一些固定的灵魂,住进流动的肉体里。”我彼时对这话是很不以为然的。可是,当我把五万字的小说读完了,我就只记得这一句话。
# d2 m8 h _: ?
* o7 t7 ~! m, h9 n+ rCindy想尽一切方法,想让白玉堂不死,想让白玉堂不上冲霄,可是无济于事。结果是写好了摆在那里的,白玉堂最后一定要深陷铜网、万箭穿心。
. J$ M1 d f) u# L4 L1 [
( X) I4 p" P {* i$ O Q( `( b( x$ N饶是这般神采飞扬的人物,真正有血有肉活在世上的日子,也不过几十年。读这样的诗真是受不了:“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昔时金阶白玉堂,只今惟有青松在。”好像声声都在说他们。我常想,最寂寞的,怕是白玉堂身陷冲霄楼罗网后的展昭。所以读到minifish的小说《雨霖铃》,写的正是此时此景,便会觉得情何以堪?展昭哪怕再难再险,他也只能“虽千万人吾往矣”,也只能单身鏖战。不会再有那仿佛是不老不死的白衣少侠从天而降,助他排忧解难。3 }: W- V9 g# u) f D9 V
& O$ A) I% [& s( E然而,我又想,更寂寞的,怕是这连展昭也殁了的人间。这兀兀穷年,怎么能忍受没有了他们的黯淡呢?跑步的时候听着阿桑唱情歌,什么如果我只能爱一次,我会用一生等待,只希望你能记得我……忽然想,记得你不记得你又如何呢,拥有这个记忆的人,迟早要成了后来人的记忆啊。
, a; J, D. d1 e& R; z) L- |) `% |0 H; t+ P
在那篇穿越文里,展昭最后问了那个即将返回现代世界的明星三个问题,第一问包大人寿运几何,第二问大宋,第三问他和丁月华。我读到这里,想,这个作者怎么能忍心让展昭问这三个问题。包拯活了六十四,大宋亡于1127年,至于展昭和丁月华,要问他自己的心。既然包拯要死,大宋要亡,那么展昭白玉堂丁月华们拼死拼活要保住的是什么呢!“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阿敏临终嘱咐小宝胸中要怀有天下万民,继承生母兰妃的悲天悯人之心。我们以现代人的眼光后设地看过去,无情的历史和多情的人,滚滚而来的长江和无边落木,人和落叶都未免显得太过渺小无力。
! T$ V- f X& s. z, Q7 x7 v: ]; X3 S& ]1 b
然而展昭们不觉得。即使他们在这场大历史里,连沧海一粟都不算。即使他们的存在,根本就是一场虚构,甚至只是对于虚构的再虚构。 D) T6 [. t3 T% s
& D4 D* f) a% l/ M' t8 g; ^( ]1 s: A我在跑道上跑着跑着,把身边的欢声笑语都跑成背景了,心里便忽然特别想谢一下94版华视《七侠五义》。在那里,除了美丽的女主角们,谁都没有死去。冲霄楼一役被无限期地延宕。没有冲霄楼,襄阳王也被包拯扳倒了。那英华内敛的展护卫,潇洒不羁的白少侠,大哥二哥三哥四哥,每个人,都活着,仿佛可以一直这样活下去,仿佛——不老不死。总是有天下不平事等着锦毛鼠拔刀相助,总是有冤沉海底的大案小案等着南侠去平反昭雪,总是什么也不必担心——因为在那里,有一个正道的青天。待得看戏的人红颜生白发,痴心却不老:我常想,在我垂垂老矣之际,是绝对不忍听这一曲《一肩挑起千古情》的。听了,怎么舍得走呢?
8 `% M4 f2 A! z! a) K6 O% n0 H5 H& P! E
《七侠五义》的第一主题歌《一肩挑起千古情》的歌词,由华视老总亲自操刀。这歌里,我最喜欢的第一句是:“念奴娇啊,只为你一笑”,第二句是:“红颜生白发,痴心却不老,问英雄何事难了。”
# B2 F3 E( L1 z2 ?6 ^) h
7 V; O& G4 N! O6 E' _7 W问英雄何事难了?这也是我一直想问的,我揣摩了很久,但是还不知道答案。4 p+ R% |* n! l, W
, i1 H( g* R4 ^% B0 m. o9 S- C/ z- f9 H——是为看完《捆龙索》的罗嗦两千余字。只可自愉悦,不堪持赠君。:)! P( k3 |5 C, C
) u. ]1 K* S6 M% ]2 m& j. R, j2009年4月8日凌晨
" B9 S* v8 ]7 E) O( |% Z! q5 B! ~) t: P8 T/ f' }
[ 本帖最后由 小词余 于 2009-4-13 17:24 编辑 ]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