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方便洛洛编辑图片</P>, `0 @1 C, U, H" ]
<P>————————————————————————————————</P><PRE>这会是个非常庞大的工程,目的是整理出75里《真命》与《捆龙》两个单元所有让在下花% J3 V8 N$ p# B$ M
痴的镜头,并且会有相应的配图出现,合作者为洛洛卡,此种方式尚在摸索阶段,所以先
& ]& y1 X* |# F5 \. Z4 f贴上一段来请洛洛看完再修改。& ?: y. Q& v0 Z2 k a `5 G; V
咳,最近很忙,洛洛看完可以在此留言意见,我近期不太会上Q。</PRE><PRE> </PRE>
5 \3 A* C1 [8 D4 g<DIV align=center><PRE><B>序( A: s+ x" Z. {6 J+ S Y
</B></PRE></DIV>" K( {' i' A% c7 m( b$ a
<P>看某个电影的时候,本来一直喷笑,到了结尾却莫名哀伤。
; H5 d9 ^# |+ X& e8 g紫霞说,从今天开始,你是我的。
) U4 x: v$ y0 |, F( x% o; u她给他脚底钉了三颗痣,这故事从这瞬间才真正开始。
; P9 g' _( I' ]8 q/ ~% j我对万人景仰的最后一部没有太多感觉,反而是这里,就在这一秒钟,觉出无限悲凉来。他说了那么多荒诞无稽的话,做了这么多古里古怪的事,为的可就是此刻的相逢?7 G5 ?" A U+ C3 Y( t( d
有时爱上某个人,仅仅为的是他无意识的表情。3 R8 T% E& D0 ~
有时爱上某句话,仅仅为的是自己相同的感触。
z& N* x; p9 T# Y如我读《与妻书》,看到头一句“意映卿卿如晤”,觉得以下都不如这抬头写得好,又如读《项脊轩志》,读到最后一句“今亭亭如盖矣”,觉得前面许多都白写了。; s* {4 S4 X; d1 B( h1 T
但其实,若没有那些后续或前情,那一切也都没有意义。8 ?2 F8 M U) m g# L' D0 p3 ]( H9 E
所谓逢魔时刻,绝不真的是那一刹那。2 f7 `, S2 u6 l' d# }
料见难为,料见孤苦,料见哀决。4 v( E! i/ m. C1 x" S# F; n
人生总还有这些无奈要发生,才显得眼前珍贵。2 T8 G7 R J% _; D/ C. i
乃经欺诈,乃经险恶,乃经伤悲。( x5 N: x! E7 ^( v0 ~+ z
世间这许多不幸之事一一应验,才得来片刻安宁。
7 G" ^0 o# d' \所以,我还是爱在每一次重看75之时,不停播放那些已经看了百遍的镜头与片断。; D% B9 n3 t. |4 Y
它们一日日遥远起来,远得模糊不清,甚至我必须在不同人的图里寻找,很久才能记全。" {& m3 x8 p! o# w. ^: @
因我老了,而他们仍年轻。
1 ?, Z# ]! W5 R( {我忽然想起“与君相逢”来,看了这么多图,有些倒真是在为着主题而做,其他许多,则纯熟个人花痴(某人自己也……在花痴)。
1 ~6 |* B8 I5 o- i4 \这么说大概会被砸死,但这只是个引子。我真正想说的,其实只是这样一句话:逢魔时刻莫转身。
" k9 I/ I1 u. a1 o0 ~2 Z" z
W$ s7 {% g" y; Q: H
' J% }% s) e) I# m, w<B>真命第二集,06:54</B>! R' c" O6 Q9 m2 M' |
片头里一闪而过,我立刻发疯似的寻找这个场景。
; j/ p& d( B3 d早就与人说,如果白玉堂是杨逍那样的扮相,我肯定立刻爬墙。七五里孙兴的扮相,那和杨逍是没得比的。: i2 w- G# v3 e: \; _
杨逍真正是剑眉星目,一举一动之间,透的是偏执入邪的傲气。" J$ Y# h, i& k* |
白玉堂就正气许多。
: \: U: Z% [3 l5 W8 l* S- g8 T他笑起来,七分可爱三分无赖。坐在马上横剑而指,半是不屑半是轻蔑。
) u) [ V7 M( V7 g杨逍是帅哥,而白玉堂只能说是顺眼——我不明白为什么明明是同一个人,但却有这样不同的感觉。然则一个人挽救了一部戏,对我而言,孙兴之于《倚天》,恰如小顾之于《逆水寒》。
% m8 W: ?; K0 l% Y$ l我也曾经非常喜欢大陆的《三侠五义》,并且直到今日仍然认为那里面的白玉堂才有些象原著中傲气任性偏执决然的五爷。2 J' V; }& r8 r, B
75中的小白不是原著中的那只锦毛鼠。他可以被称为白老鼠,但说到“锦”字,却是担不上的。说小白是白老鼠,想的是展昭的话,想的是他一身白衣把长剑一转,剑鞘指着斜下方的样子。
3 y- `4 I5 V$ O, x- F这样的白玉堂,狂放冲动,重情重义。
5 T# q& w( w4 _* S# a: W: |3 z* n骨子里,仍有杨逍的傲气。+ s" y5 h* [* H2 O
只是这傲气再不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轻狂,再不是上天下地惟我独尊的傲慢,再不是十步杀一人的自负。* K, i9 O4 v( S; [5 `
这样的白玉堂,让人喜欢让人亲近,却不能让我爱他入骨。
6 ?3 I+ ]+ B) ~# j4 P' F若说到爱字,想的却是独立江畔高傲冷漠却又热烈如火的白玉堂。他或许挥金如土,或许拈花惹草,或许行事乖张。# J1 W" b, [2 T; I2 [3 p; A
可那才是锦毛鼠,“锦”之一字,说的不仅是锦衣华服,更是个性多彩。
5 y( p) q, t7 W& P( c- M4 O所以,纵观75,除了这里的pose给我这样的感觉,再也找不到类似的地方。再若说有,只得小白拉着阿敏在树林里跑那一段。2 X) X- p6 {6 c% h) R1 a
他问阿敏可否告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 _& C K" \9 N4 e" Y4 R8 R“这件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 g* w- z4 c8 H+ v她神色绝无闪躲,坦坦然相告,还是莫要再问。皇家的事情,平民百姓知道得越少越好。
$ X* q; ^' q7 E6 v“既然你这么说,那我就祝你好运,保重。”+ O- g3 d0 |; u% Q
他不再多说,转身欲走,干净利落。
, w9 Y; O5 j2 g+ s就这么别过,一句废话也没有。0 t3 @8 L3 \; y. k
所以才说真命的第一集,其情节结构之紧凑,语言之精彩,以及故事发展之出人意料,远非后面的单元乃至此单元本身可以媲美的。" @) ^* R- Z. X. n0 M/ b& v
没有老套的英雄救完美女顺便护送美人上路甚至连平反的事情一并解决,没有盘根问底暗中保护又或者和盘托出。5 @- y- k& `! {& n1 i
这里的白玉堂,管了件闲事,然后抽身而退。 ~2 D: U3 q; Y
这才是行侠仗义懂得进退的白玉堂。- w- X6 x; j1 e" Y) B/ m7 I# ?
与那种三流剧情相比,我更喜欢这样的安排。
" ^+ A; @/ L! S6 T# R他不是有目的有所图才出手,他只是因为不忍心。他把一个女子的惶恐看在眼里,他敏锐地察觉她不是奸邪之徒。; L% N& g% O, Q u
然而纵使好奇、纵使记挂于心,一旦对方有所为难,却也绝不再进一步。潇洒离开,不再拖沓。白玉堂固然可以对阿敏继续加以援手,阿敏也固然可以继续接受他的帮助。但这样的安排,只能是简简单单的美女英雄的戏码,而不是我所钟爱的七五。
! _! T: z9 \: @8 _6 n4 b他信自己不会看错人,纵有难言之隐,不过是不想连累他。白玉堂虽不怕连累,却怕让别人负疚。与其让她担心会给他带来灾祸,还不如离开。
" N% L: l1 u, b& V4 E只因这是个坚如磐石的女子。
8 ~5 c% \% f3 G/ [6 S" Y$ V% N才要离开,却听见阿敏叫他。& g/ N6 u% _& S
他这样信她,反而让她觉得必须说些什么。
5 k- D. W. J7 ?, G" P“我不是坏人。”
/ j8 Z W4 ~% E) E) V3 I: i“我知道。”+ J6 W/ V! p' P* F
呜呼,这回答胜过万语千言。
/ m4 e$ e7 N/ R5 |) B4 Z" C O0 D; l就这样遇见一个自信满满的白衣男子。</P>
1 J1 k" W q/ J" T# k! k" _ M<P><B></B><IMG src="http://newphoto.1t1t.com/usr/f1/128067/1139055433_0.jpg" border=0></P>/ N" J, l2 k$ d, l
<P><B>真命第二集 28:41左右</P>/ k9 e0 Q9 ~4 @) r, S+ k
<P></B>, k; ]) p/ ?0 m- |( o
年幼无知的时候不懂得欣赏,更不懂得这样的远远凝视是什么意思。3 R* I* {/ s# L p% i7 ~/ R
就如同我不太看与阿敏无关的单元一样,一直到最近才逐渐开始欣赏《双姝怨》,并爱上《英雄无泪》。
g5 \2 `$ }2 b0 _! f- Q6 h如果说与阿敏相关的三个单元说的是江湖,并不贴切,它们更多的涉及的是官场权力角逐。而告诉我一个平凡人的勇敢以及那种深植人性根处的慈悲的则是《英雄无泪》。
3 m/ o0 q+ H4 U* D; j这一集最后的地方,是非常经典的河边对话。: ]. h( `% {* o$ {' F! D! Y- }/ T
不可否认,若论美丽,那里的阿敏更加符合她原本的形象,温暖而柔和。/ e+ ]9 H" c8 Z e' ^
但是,请看这里的一个定格。( E& @5 H. V% H2 [4 k
28:41秒这里,展昭立马在山头上,静静地向下望着。
0 ]$ [4 F7 ~! l0 `阿敏一路问,陷空岛在什么地方。$ q: X& q/ ~! t2 [
他应该是听得到她的疑问并且也能够回答她的问题的,但他选择沉默。包拯让他暗地保护于她,他便暗自小心谨慎。
/ K8 ?- m. L! _3 M: m那么这个简单的过场就有了不同的意义。
_- x9 G2 @3 M- A7 Q展昭去寻阿敏,第一集里,在热闹非凡中错过,在惊心动魄中相逢。1 {' q0 ^' ?1 \9 Y9 n. Q5 d
而在第二集里,当太子被掉包之后,当涂善与五鼠相斗的时候,他们一同在远处眺望。, h+ ?6 Z3 Y! V: X% L
我不晓得他们是如何在那里停住的,为什么阿敏不是第一时间冲上去而是与展昭站在一起,又为什么她会选择与展昭回开封仅仅因为一句“五鼠乃是侠义之辈”。
+ t% t, P6 _4 \& W+ @! V你当然可以说这是剧情需要人家本来就是官差不然还怎么让包拯出来露个脸,正如我之前所说,《真命》并不是纯然的江湖,而牵扯到更加诡异莫辨的宫廷。
( ]. \& Z: t- Y0 X& ?4 z2 y1 L# T e但为什么从那个阴暗潮湿的地方逃出生天的人还要回去?9 V' u \/ y- n5 B2 ` V
因为包拯?
+ ]* v; @# r9 \% H是,因为包拯。/ E A! v' s, |' ^4 h' S
她素闻青天之名,眼前的男子温言相劝,所以她从白玉堂的身边走到展昭的马前,被他拉到身后。* @* h1 a+ N+ a+ {
她站在展昭身边,看着众人与太子,那个时刻她的心情谁也不能体会。0 G, i5 _5 d8 y* u
然而这里,阿敏并没有象后来那样对官府、对展昭的话心生怀疑。0 S: ^$ Q, {& `7 @" y& n
她的怀疑是从回到开封府开始的,当包拯说要从长计议,她却是连一刻也不能多呆。
, z6 c' C2 n, e& r/ @& q“我自己去。”
3 G2 ]2 R8 y6 X9 U6 k( P固然是负气,却也是伤心。; X% ~ E- E( @7 F/ V4 H( P9 X8 ~
她自然以为若见了包大人,那么沉冤可雪,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不可理喻起来。
! R/ N# v" z3 F' g# B1 {然则若有人能在这样的情况下还保持冷静,那才不够合理。) [) a9 w6 _ ~ _9 T
我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注意在客栈里,刺客出现的时候的小小情节。; j+ K% _% X5 s8 F* c1 q
刺客(这位老兄颇三角极黝黑的眼圈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一路跟踪阿敏,自然是弄清了她的房间的,如果连刺杀对象的地点都搞不清,还当什么杀手?回家卖红薯去好了。* R, r2 K# O* s" a8 j
但他面对的不是阿敏而是展昭。" f1 ^9 z* g- r2 y U; H
这个一直跟在阿敏身后的人是何时走到她身边的?是如何让她相信有人跟踪的?是怎样说服她躲到帘后由自己来应付的?# m" o* t5 u$ i/ d- g
原片中一个字都没有提到,哪怕只言片语。
$ }) ~8 k+ f+ @/ E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展昭在夜里拔剑,寒光一闪,胜负立现,刺客血溅当场,可谓是死士,若是请来的杀手,则涂善的银子没有白花。7 E5 M! n4 V5 i4 f: W7 u" w _
所剩的只有这一个过场。
. U2 o0 R: g) C) F" o% [2 n他在远远地看着,她的焦虑她的固执尽收眼底。
% L- x2 W! G9 |' B; f8 U6 V那么,这样简单的过场,就包含了更深的含义。
1 B. @; R* U% B4 W( |他看着她身边危机四伏,看她仍旧无所停留。这样的女子,说好听是勇敢,说难听就是鲁莽。然而所谓鲁莽,不过是事不关己的说法。真命第八集里,大约是有同样的剧情的,不过这里不再多说,概括起来,都是四个字:关心则乱。
. z4 \" A" q* F% D- m4 R" p" k他可以一路跟随绝不打扰,他固然也可以暗中解决杀手筒子并完全不被阿敏发现——可是他不想见她一路惊心动魄,不想见她生死无靠。
. R; h1 T, k9 f9 _: l$ P" y7 M& {他得离她近些,否则怎么安得下心来护她周全。2 {6 Q& s% h/ O9 z" p
于是,我可以设想这样的画面,在某个时刻——不要问我什么时候,总之是某杀手没有发现的时间(为什么没发现?你没看见他几个回合就被展昭制住了?无论身材相貌还是武功都是没得比的……)——在某个时刻,那黑衣男子立在阿敏门外,轻声敲门。+ X, J$ _8 Y, i8 Q( z& l& o
无人应答。- b! Q2 f+ |" x @: g( @3 v
她已吩咐过店小二不用上来,早早歇息明日还要赶路去陷空岛。这世上再无亲朋,所剩不过路人,谁人来找?
* _! h f$ P# W3 E* e& R, x- R“敏姑娘,可否让在下进去?”; G2 l# m# t& ^7 i. d5 j
迟疑半晌,房门开了。
4 f5 W* x4 v5 q' R) H8 Q这个风尘仆仆的女子用陌生而温暖的眼神细看他,慢慢侧身让他进来。' ?+ N/ l( s% p5 C% U
如果75真这么拍摄,少不得象琼瑶剧那样大段恶趣味对白显示女主角是如何一步步被义正词严的男主角所说服终于愿意配合人家施展太公钓鱼的招数……
( q1 Q5 a- Z3 k& n拍《情XX雨YY》吗?: f' s, E- q5 U. z8 X! H
这里,在这个眺望之后,我们所能见到的是阿敏在帘后的露脸,展昭擒住杀手之后,墙壁上的血迹。
2 O2 y8 L9 K3 |% X7 v大叹,干净简洁。
9 Z l9 E+ T4 T大叹,隐去诸多情节。; e0 I+ j% b8 k2 t# X' X% R
大叹,她居然听他的话藏起来。
9 N Z: u% ?* ~# j# u在这个过场之后,隐藏着如此多的可能性。" ~5 Y5 x7 \: M* {: u
所以请相信,在河边的火光之前,那默默无言的人已经看到她身上比美丽更重要的东西。
: W6 H% N. u% j0 ?+ O h" k& C亦是守诺,亦是爱。</P>
5 j; x# u0 n7 |<P><b>真命第一集 49:09秒前后
4 c/ Z2 y" J: ~! B& ?2 c</b>
% C: |; l5 `! k" w时间越来越不确定,顺序越来越乱,心情越来越糟,坑越来越多……冷汗,我其实真的不是偷懒。* `" h. Y! T- e9 ^" O
原本是想专门用一篇文来写这里,因为我要说的并不是一个场景,而是一句话,一声称呼。
: X& B$ X. T3 E$ Y; \4 ]3 w我要说的是那声被无数人认为是bug的“敏姑娘”。
3 W' B+ m, J4 T这么一段废话,大概不能算是评论。以剧评的要求来说,顶多顶多是擦边球而已。说到底,我不过在一次次看MV的过程中不断想到一些事情,一些以前可能没有注意到的事情。7 C/ e! ]8 D+ [8 E! ?; o# r
起因是某日与may的闲聊。
. M) o& X+ h" I- ]3 ?) ]“那么,你真的相信那声‘敏姑娘’不是bug吗?”& r P$ d7 c; o1 P u
展昭从客栈里初见阿敏到这一刻的前几秒,从没听过阿敏自我介绍。理智上而言,我知道编剧不会考虑这么多前因后果那根本彻头彻尾是个bug,但感情上我不喜欢这样的说法,我从来就不觉得这里有什么不对劲——没错我故意的我就是喜欢胡乱猜测前因后果说种种不相干的题外话。
8 i4 J+ U( m6 o: }: {5 s硬生生把个bug说成是顺理成章,说明作者已经偏执成狂。
?9 j5 {! i9 q8 A9 O! n$ v8 u可我宁愿认为这里有绵长而隐晦的前因,所以有了突兀而正确的后果。我宁愿相信那是个遥远的回首,是在歌舞升平的时间里留下的细小而微弱的伏笔,所以有了这样一句“敏姑娘”。& n t/ S' {1 U4 J( l ?; z4 {3 K" A
如果是这样,那么身为伪昭敏组组长的我,就有了更多高举旗帜的理由。9 @5 O- N+ A$ n! X3 ?8 b* z
先让我来作个假设,假设些其实可能根本不存在的事情。让我们看看在更遥远一些的时间里,皇宫里的一场擦身而过。
: K- \0 _2 {# d1 x4 J. g9 s兰妃入宫,生太子,阿敏入宫陪伴姐姐,兰妃遭人诬陷被赐死,阿敏救太子出宫,前前后后,约是一年。# }# f p- @! g$ V4 v1 d% K
这一年里,他们有太多的机会互相知晓。* U, E# }. i$ H" k$ p
比如某个花痴多嘴的宫女在阿敏面前提起“展大人真是帅真是温文儒雅我听说昨天他又把某江洋大盗捉拿归案啦”,阿敏于是晓得有这样一个男子的存在。又比如阿敏抱着太子跟在兰妃的身边,正与皇上赏花,包拯带着展昭急急进见:“臣包拯有事启奏。”他身后的展昭一同下跪,仁宗只得让兰妃先行退下,阿敏跟在姐姐后面欠身离去,展昭在仁宗说“平身”之后站起身来,看见若是在今后的岁月里再怎么遥远也绝不会错认的身影,目光一转,就此作罢。
& `$ x2 I# _0 t/ F8 T拍的若是韩剧,少不得双方如何有缘相见无缘手牵阴差阳错一路错过最终相见恨晚为什么没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请参见《美丽的日子》崔智友和柳时元开头一段……), `* r4 w- y7 k
但这些都不可能在七五中出现,拜托,这是武侠耶……纵使是如此这般有着相识的缘分,他们毕竟没有相见的机会,我指的是,正式地问一声安好。$ y) P) Z( U& @- ^
于是终有一日,葛青戴着斗笠一身萧瑟地出现在开封府门前,他痛彻心肺,他但求一死。(插下我至爱的杨怀民,葛青的造型与其当时的身份配合得刚刚好,突然想到满面尘灰烟火色……咳,跑题以及完全不搭界的诗句请自动忽略……)' l: w) r; f( L! u5 L P/ z
展昭领命去寻太子,探听之下得知已经有人将太子抱出宫外。/ e" I" s7 p8 I6 o
这里要做三种假设,第一,展昭知道抱太子出宫的人是兰妃的妹妹,但他不认识阿敏,未曾见过。只知道兰妃的妹妹是什么名字;第二,展昭知道抱太子出宫的人是兰妃的妹妹,他见过阿敏,知道她的名字,但不过知道,并不能肯定眼前女子就是阿敏;第三,展昭不知道阿敏与兰妃的关系,只知道太子出宫的人是兰妃的妹妹,但他在宫中见过阿敏,知道她是兰妃身边的人,也晓得她的名字。: K1 m P0 o5 t/ D0 `, V, n! |' a
先说第三种。这一种的假设一般出现在一见钟情从此留意的戏码里,若放在别的地方挺合适,但放在这里就恰恰说不通。单知道一个人的名字而不晓得她的身份只会出现在“路上偶遇绝色佳人并且听见她的姐妹淘说漏嘴喊出对方闺名”的情况下,皇宫是什么地方?展昭除非没有询问过,否则别人介绍的时候必然会说“那是兰妃的妹妹,敏姑娘”。从这一点上来说,这种假设不成立,可以PASS(不过身为三流言情小说爱好者我对这种假设是蛮有好感的……谁砸我!!再砸不填了!!!喂!!!把你手里的西红柿放下来!)</P>: o6 R! v3 m!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1 17:04:07编辑过]
6 K0 d8 V. T) X, T9 M(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