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宝莲灯》的热播,除了带来泛滥的口水眼泪之外,还引起两家粉丝的掐架——大圣的粉和真君的饭,没办法,牛人就是牛人,谁让两位天界战神就算不当主角也一样抢人眼球,就象西门吹雪与叶孤城,打架还能引来豪赌。战况之激烈,在百度的宝莲灯吧可一看端倪,不过最后出来的结论倒是非常和平:孙大圣是用来崇拜的,杨小圣是用来花痴的。还真是……一语中的,汗||||||||||||||不过说真的,这两位都是很有意思的人物,我就拿来比一比,大圣、真君有怪莫怪。 ) m8 ~6 U% I1 V$ {% Z1 W
0 n( p" q3 o. e8 @; @# V8 z1 m8 U
9 [0 s* Y7 B- e9 {/ G0 c ; a+ q; M( V$ l6 N% A
一、身世篇
3 K* ?6 D% f9 k0 ~0 q9 H+ W 虽然历史学家、文学家们考证出诸如印度神猴、白衣行者之类的“孙悟空原型”出来,但其流传程度,基本上只在学术界,如果随便在大街上抓一个人问“孙悟空是谁”,估计都会按吴承恩写的告诉你:花果山的天生石猴,在菩提祖师处学得一身本领后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因保唐僧西天取经有功而被封斗战胜佛。无争议、无悬念,可见大圣的身世在世人眼中是一清二楚的。虾米,紫霞仙子?对不起,这里说的是古代神话,后现代来的那位至尊宝不在讨论范围。
2 N) t! \' d$ ]- `% c* H/ | " D$ b- }1 t; v2 j' p" {
对比起大圣,真君的身世真是复杂多了。说起二郎神,估计中国人都知道是谁,可若然问二郎神是从哪儿来的,恐怕90%都不知所以然。玉帝的外甥、李冰之子、姜子牙的部下,答案肯定五花八门。就连两部记载了杨戬的重要“官方文件”——《封神演义》和《西游记》,也是各有各说。《封神演义》成书明天启年间(公元1621年-1627年),迟于成书于明万历(公元1573年-1620年)二十年左右的《西游记》,个人总觉得它很多人物设定和“行政架构”都有从《西游》反推上去的感觉,但关于杨戬的来历,两书还是不能组合起来自圆其说。没办法,为了下文能够继续写下去,只有采用《宝莲灯》设定,玉帝的外甥、沉香的舅舅,而《宝莲灯》一剧,既然请来了孙悟空客串,那么很多时候,都会有《西游记》后事的感觉,所以,二郎神的身世,我就用吴承恩说的办,不过为了能胡吹下去,可能有时也会借用一下其它资料,考证派人士请千万别和我较真。 4 d$ K- P4 _$ o
7 o# l- _4 M+ L7 I6 M
' H' H6 y0 P' B" b8 n
4 i7 Z% {3 C9 A/ v+ X9 A6 U C 二、外型篇
2 _, t: P1 Y: ~# ~6 A7 n- a" L 有人说过,在冷兵器时代,最能表现阳刚豪迈的男性美的,莫过于铁与铁交迸中表现出的那种英风凛烈、豪情盖天,本人对此深以为然。可惜不能把《西游记》中雉冠金甲的大圣和《宝莲灯》中银铠黑袍的真君凑在一起打一架,否则一定会引起鼻血和口水齐飞,尖叫共晕眩一色的效果。
c# M' y" Y, x3 j % X) ^* a% B/ F4 B
虽然《西游记》中多处记载了某人被孙悟空的尖嘴腮、雷公脸吓得半死,猪沙两人也说过论样哥仨三个谁也别笑话谁貌的话,但是,大家别忘记,这是以人为参照物,悟空的猴相,加上伴在唐三藏这绝世美男身边,自然魅力是要打点折扣。可是,请想想悟空最初的名号是什么,对了,“美猴王”,可见其相貌在猴类中一定叫得上相貌堂堂,过猴一等的。想想当年孙悟空穿着那一身从四海敲诈来的行头亮相时,真的让我尖叫一声,哗,好一只威风凛凛、光彩照人的金丝猴啊! ) F" c* R2 [2 P/ q) I! n) {7 ^$ C; b
' C) G' q- @& c3 B$ f6 x4 n, b; G 至于杨戬,毫无疑问是帅哥,站在姜尚手下那一伙奇形怪状的师兄弟中间是玉树临风的,对比起四大天王那群人是斯文秀气的,比起哪吒、沉香这种孩子头是成熟迷人的。可惜《宝莲灯》中,没让他穿上如吴老所写的“一领淡鹅黄”,不过黑色和白色的对比,确是非常强烈,让人觉得他既是云淡风轻的,又是强势决绝的。; m {8 \, }( i6 w3 ~7 z7 D
# _9 o3 a+ O' U
不过说到真君殿下的黑白便服,我倒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本来在看到杨戬在与老猪打架时,不惜那么麻烦地在水中进进出出换铠甲,我以为铠甲能增强武力值,但后来看见他对上更强的孙猴子时却仍然用便服打架,丝毫没落下风,排除了没有时间换衣服的条件后(因为后来他在天宫与猴子再打一场时穿的仍是黑衣,这时他从凡间回到天庭还跑了去放人,中间有足够时间让他换铠甲),我的结论就是——小圣有爱美,不能忍受穿着有污点的白衣,打架嘛,谁能保证能做到纤尘不染。而在与孙猴子激战时,我终于看到,小圣那一身黑衣下,里衬(本人对古代服装米虾米研究,用错名词请自动视而不见)竟然是火红色的,呵呵,极度闷骚的性格啊!!!!!! / l, _! K W$ @8 q( \9 `
" i0 Q7 j3 E, t+ X$ Z
; w# v! d4 a6 G0 F9 F
' [0 ~: k* b. \- o2 Y9 W
三、个性篇
; @5 t2 e6 C8 v3 \ 锁子金甲虎皮裙,孙大圣总是一身金光灿烂,一如其人,狂放张扬;反观杨小圣,银铠玄衣白袍,凝重素雅,可知其含蓄内秀。但,虽然性子上两人是南辕北辙,奈何却都是骄傲得从骨子里瞧不起人的家伙,天生对头,大概都是这类型的人。不过,想想也对,三界虽大,但又有几人堪与此二人一战,才华至此,没有几分骄傲反而显得虚伪造作了。5 Q6 b3 z2 G0 g* b3 @7 S: L
: A* N- y# ]' I% j! L0 @0 q# q 不过虽然都是骄傲到了姥姥家的人,但细究起来,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 s( b% }2 X! C
* c) Q B9 u, m$ K' U; D
孙悟空看不起人,从第一次上天就不把玉帝老儿放在眼里,原因自然是自恃才高(加上少少不懂礼数,但在菩提祖师处不可能完全没接受过此方面的训练,你看他在等师父睡醒时那乖模样,所以还是看不起人的比重占绝对优势),但此君好听奉承,别人几句好话,他就乐得心里开花,虽然时不时也会说些便宜话打趣一下你,但基本上只要你不在言语上得罪他,他是绝对能和你和乐共处的。私以为为什么太白金星会和悟空的关系这么铁,无它,“拍猴屁”的手段和机会较同僚诸君优胜。因此,大圣能在天庭交游广阔(玉帝就曾因为此原因害怕他影响力过大而派他守蟠桃园,可惜捉了只老鼠进米缸^^),加上不念旧恶——五行山出来后还能和众神笑哈哈,他在神仙中是不愁寂寞的。) Q! y2 m5 Q! _4 o& d0 S
7 s6 J6 l/ O1 I) F 但事情到了杨戬处,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与性格有关,也与身世有关。以杨戬之聪明过人,一眼就可看出你是真心夸奖还是假意奉承,不是说悟空看不出这一点,而是杨戬根本不如悟空般乐意享受这种违心话,因经历、心结问题,他更是明白这种奉承背后对他本人的不以为然,而这种众仙的不以为然,恰恰是悟空所看不到的,所以才会在得知没份参加蟠桃大会时大受刺激,做出疯狂的行径(成佛之后当然就没人看不起他了,换成看不起老猪,此是后话^^)。所以,基本上没人有机会拍杨戬的马屁,拍了也白拍,他是不会把你的话当真,永远会以彬彬有礼的态度、冷漠嘲弄的眼神对待你,让你可以感受到他对你的不屑,但又无法挑出他一丝的不恭。这种人,众仙是不愿与之为伍的,因为他的优秀,让人无法威到优越于他,而若非真心,他也不会对你平等看待(毕竟对着孙悟空,神仙们还是敢说句“你这猴头”的,但有谁敢以此语调对杨戬说话,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真君殿下,是注定孤独的。
7 {& k( K4 h& ~. w6 P
/ P2 H" O1 a! ?; i4 C [ 两个骨子里如此相似的人却有着极端不同的性格,我认为,这主要是和他们的人生经历有关的。 ' g; y- W8 f5 p9 D4 S/ L
" p. C" a% H& d
孙悟空自从石爆而出后,与蛇虫虎豹为伴,没有被剥削压迫的传闻(笑),后来遇上猴群,更因勇探水帘洞的功绩而成为群猴之首;在七星洞中,菩提祖师对他是另眼相看的,而一众师兄弟待之也是友好和善的;直至学成归来,群妖因心服而结拜,众仙虽然心中想法不一,但表面上也都是客客气气的,直到遇上最黑的玉帝与如来。不过,大闹天宫一事,无论后人赋予了多少反抗压迫、力争平等的含义,但就算是孙悟空自己,也认为这是自己“当年做的坏事”,所以对玉帝及天宫众将并未记恨在心,而如来就更不用说来,一来打不过,二来已成为自己的最大BOSS,除了偶尔腹诽一下,还能怎样?至于取经路上,虽然唐三藏的驽钝和八戒的妒忌,也曾令他吃了很大的苦头,但总的来说,也是师徒同心,共赴艰难的。一句话,孙悟空的人生,接触到的一般都是比较光明美好的东西,最大的挣扎,也不过因红孩儿事件不太好见牛魔王,而最缠绕心底的感情,也是对菩提祖师的孺慕及对唐三藏的感恩,再加上对“孩儿们”的呵护(想到沉香质问他对父母亲情时的答案,不但沉香想晕,我也笑到有点头晕)。情之一字,从“悟空”一名中就可看出,并不能在他心中留多少痕迹,加上天生天养所成的乐天性格,而身边又从来不缺少同伴嘻哈笑闹,很多事,他都能嘻嘻一笑就放开了。
! Q, h9 {3 z- c * T( [0 I- L( p' G
而杨戬不同,从他排行第二且有一个三妹就可看出,他并不是如沉香般从小就未在母亲的怀抱中享受过温暖,他也有过父母慈爱、兄恭弟友妹妹娇的岁月,天伦之乐,我相信是深深刻记在杨戬的心底深处的,而失去曾经得到过的痛楚,绝对比从未拥有过要深沉、哀痛得多。所以,当刘彦昌指责他不懂情和爱时,杨戬心中,恐怕是泣血狂笑的。当初,囚禁并处死他母亲的,全都是他舅舅,但杨戬的行动,却止于劈山救母而没有进一步大闹一番,窃以为,那一刻杨戬是绝对清醒的,救母的毅力和冲动并没有令他看不到,父亲与母亲的私情是“天理不容”的,所以,找了九乌的晦气后(突然发现,在上古神话中,太阳的角色还挺倒霉的,总是被人当靶子用),也只能对那个真正的“幕后黑手”来个“听调不听宣”了。一路走来,从一个单纯的孩子到傲视天下的神将,他竟然都是孤独的,就算他曾拜在玉鼎真人门下,但从未听说过他有师兄弟,未曾听过有何仙人精灵帮助过在成长路上的他,如果连在姜尚帐下也算上的话,除了极度危急时期和哪吒合作一下之外,他都是离开大部队当运粮官的。而真的与杨戬套上得交情的,好象也只有结拜的梅山兄弟与所养的哮天犬,可惜他们的智慧均没有达到与杨戬交心的深度,可当部下甚至是死士而难成为知己。与无法解释为何花果山的那一块石头上会爆出孙悟空不同,杨戬的身世天上的神仙是一清二楚的,显然,大家看不起这种出身,玉帝因为妹妹之死不好意思地把外甥封为“显圣二郎真君”,但恐怕为了面子也是不待见他的,所以,空有一身神通,长期以来,也只能在灌江口受下世香火(虽然天庭不识货,但下界还是多醒目仔的,据考证,宋朝以前,关公的武圣地位可是真君的),直到孙悟空来大闹一场,天庭才发现防守空虚,把这将神调上来做司法天神(《宝莲灯》中没说这段,但从王母的“你这个位子才坐了几天”及老六“以前守庙”的话中,基本上可以确认杨戬是在大闹天宫后才发迹的)。一朝位高权重,自然人人奉承,尽管心里还是鄙夷,但脸上也不得不给予笑意。这种情况,杨戬是看得一清二楚的,凭他的心高气傲,自然会无视众仙的殷勤,“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真君可谓深领其中滋味了。而情,他是感受过而又被伤害过的——虽然只是亲情,所以,他的冷,并不是因为真的冷,而是不再能轻易付出,所以几千年来,他落落寡群,只与自己的亲信作伴,只是宠着自己唯一的亲妹妹。 4 J. H# r- h- u# K3 n; J$ ^7 r. G' M
. L" A1 l, i1 l3 T# Y 至于为什么会说二郎神是闷骚型性格,其实只要细细观察,都是有迹可寻的。所谓闷骚,是一种表里不一,是骨子里散发出来的性感信息。看其衣食住行,衣,就黑白二色,但白衣就有两套且绝不会在与人动手过招时穿着弄脏,而黑衣,在一派沉静凝重之下,竟有一抹火红的跳跃;食,虽然真君殿下是很“民主”地与一众部下同桌而食,但在一群大碗喝酒、大块食肉的豪爽派人士中间,他依然保持着从容优雅的吃相,且既不会怪责他人粗疏,又不会觉得自己另类;住,看看真君神殿的布置,一眼望去,整个神殿威严森冷,充满着强烈的男子气息,但床帐器具,色色精品,雕梁画栋,精美异常,显然是个有品味的主儿;行,他是会带着哮天犬同行,但狗狗休想随便把河水甩到他身上,如果想顺手牵羊地拿人家一个包子,那就要准备被主人小小敲一记了。而与之做对照的那一位,大圣在这些面无疑比真君随便得多,很有点随遇而安的味道,对住和行,基本没什么特别要求,反正,除了那次刚刚喝完御酒后觉得花果山的酒味道不好之外,我是从未见过他在吃的方面挑剔过什么,而最有型的衣服,就是从四海龙王处敲诈而来那套,本来在平顶山和乌鸡国时因刚从花果山回队,没衣服可换,除去雉鸡尾后穿着也满帅,可惜就只此两回,再一次出场,就换了套灰色僧袍,当年看得我那个怨念啊~~~ 4 O4 p+ {6 q1 N7 p
6 _; `/ g- F4 L# A0 k3 g7 {+ D 不过如果要说清楚“闷骚”这个问题,就必不能回避“感情”二字了。虽然看到现在我还未看明白二郎神到底是看上了嫦娥哪一点好,为了她竟甘心下界为妖,不过,感情的事要是能说得明明白白也是一桩怪事。我们只谈现象,就是,虽然杨戬为了嫦娥,连“反下天庭、竖旗为妖”的决心都下了,但是,你看他在三圣母向嫦娥挑明他这一心思之前为了嫦娥干过什么,除了对着耳环和月亮发呆之外,什么实际的追女仔行动也没做过,就连被嫦娥拒绝却依然不死心后,长达几百年时间,除了在《宝莲灯》一剧中看到仅有的两次向嫦娥诉说心意外,他还是除了默默地看着之外并无任何有意义的行动。当然,这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天规太过严厉,而天庭的神仙个个又神出鬼没的,走漏风声的风险太大,更重要的是当年天篷元帅一案给人印象太过深刻,在未摸清嫦娥心意之前,谁敢轻易行动。但是,这些还不足以解释他千百年来的无作为,因为一个男人想要追一个女人时,总是比平常多那么一点贼心贼胆的,何况二郎神本来就不是那胆小怕事的人。所以,只能得出一个解释,就是:他在嫦娥面前有自卑感。对于自己的母亲私配凡人、被镇桃山、最终玉殒一事,他平时可以在其他神仙的面前用十足的傲气应对他们暗地里的不屑,但在心爱的女人面前,此招无效,恋爱中那种患得患失的感觉,让他深怕嫦娥会因此看不起自己,所以迟迟还下不定决心采取行动。固然,谁都可以说,嫦娥也不是什么名门淑媛,也不过是个背叛丈夫的愚蠢女人,但大家要理解,恋爱中的男人的眼光,是无法用常理推测的,在杨戬的眼中,嫦娥就是那高高在上、远离尘世的月中仙子。如果事情仅仅到此,那也只能说杨戬是“闷”而不能说“骚”了,因为就到这儿,谁也拿不准他是没去追女仔还是不懂追女仔。一直看到杨戬计诱丁香那儿,我才惊觉,他对女人不仅是有手段的,而且是非常有手段的。他的话,句句戳中丁香要害,对三人之间的三角关系洞若观火,逼得丁香就算心不甘情不愿也要乖乖按其心意行事,期间眼神暧昧、语气挑逗,十足一风流恶少,看看他在丁香肩头那轻轻一拍,老实说,我非常不CJ地想到一个已被拍烂的戏码,就是甲乙两男爱上某女,而某女爱上纯良甲,恶质乙就抓住甲男的把柄要挟某女如何如何。反正,在看过这场戏后,谁还敢说杨戬是不解风情的我就跟谁急。白玉堂赠展照那句“外表正经、骚在骨子”用于杨戬身上一点也不为过。不过想想也是,当年在冯梦龙的《三言两拍》中,真君殿下仅凭一泥雕木身就引得一小姐芳心可可,要是真的不解风情,那也太暴殄天物了。 * ^ n$ V9 Q/ D' x
/ T; W1 ~- r# c( N. I2 r 3 q1 `2 k P8 T5 ^: I" i/ ]' f
' i$ ?9 u7 f; l0 I
四、欲望篇
( n5 ?7 M7 v! j; L6 P) F2 f6 K; J4 y 无独有偶,大圣小圣都在那个能反映人类最深沉欲望的虚幻迷境中呆过(天知道这么一件东西怎么会到了王母手上),所反映的欲望,竟然是玉皇大帝、“咱的娘娘”和司法天神、广寒仙子,真是令人无语问苍天。看来不管是不是已成佛成仙,男人就是男人,无论欲望多么迂回复杂,归根结底,都可以概括成权力和女人(估计如果是唐三藏掉进去,看到的就是如来和女王了,笑)。 2 q( M5 d) S0 K4 o
1 _0 }+ }% p- |+ I 想当年,孙大圣在被天庭数次极度渺视后,叫出了“强者为尊应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两个响当当的口号,也是令众多大圣迷对崇敬膜拜的原因所在,可惜时过景迁,被如来欺压了五百年再被三藏和尚奴役了十来年最后用了三百年修心养性,大圣的天界地位,早从当年的妖猴到今天的胜佛,早已无欲无求、大彻大悟了。想想也是,学得一身傲人本领,不受天地阎王约束的目标,悟空早已达到;那轰轰烈烈的一闹的妄想,早已被如来的一压打击得烟消云散;西行路上,悟空最大的欲望或愿望,除了保唐僧取西经外,也不过是“好名”,喜欢人赞、喜听奉承,如有哪个脑筋透逗的混帐敢在他面前叫声“弼马温”,保证马上能招来一顿好打。不过成佛后,修为增了,也没人敢不敬了,想要挑动他这条神经,绝非易事——猪八戒想用激将法结果把自己累个半死也没丁点效果。说到儿女私情,那是师徒四人中最不需要担心的,八戒是老毛病、三藏用惮心定性、沙僧算是无贼胆,至于悟空,我认为与他的名字相对应,天生就没这根神经。所以,迷境中那只从几万只猴子中挑出来的母猴,我是不知孙悟空在学艺前有没有想过,但在艺成后就完全无相关的蛛丝马迹,姑且把它当是虚幻迷境想当然的恶搞。
& k9 X5 {* r$ I% } 4 C& i; \5 t5 z! b4 u: ^
与大圣在虚迷幻境中看到的是过去时的欲望不同,真君看到的,可是与他息息相关的现在时欲望。一个是无论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沉香甚至是为了三界都不能失去的司法天神之位,一个是苦求多年始终不得却念念不忘的月中仙子,虚迷幻镜,对于悟空,只是一场游戏,对于杨戬,却不亚于一次炼狱。形成这个对照的原因,除了欲望还是否还在有效期之外,更主要的,恐怕是两人本身。孙悟空天生天养,又多年吃斋念佛,无疑是有利于他无欲无求的心境的形成。但杨戬不同,他本来就是个多情种子,父母的私情、妹妹的私情,再计算上沉香的三角恋,天生多情本就是家族的遗传基因。无论他把自己武装得多强、多冷,他的心底深处,始终是柔软而寂寞的。他渴望那温柔的月光能抚慰自己孤寂的心灵,但清冷的月光却总在有意无意之间刺痛他的心,这是缠绕他心中的最大伤痛。另外,杨戬的成仙,并不是通过辟谷弃俗或潜心苦修的途径,他是由武入道,成仙之后照样不禁人间烟火,打猎游乐,随心所欲(这一点并不是《宝莲灯》的编剧胡吹,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就是这样写的)。这样一个人,做得到所谓神仙就要放弃自身的欲望这种要求倒是怪事一件。司法天神的位子,不能带来幸福快乐,但可以享受到言出令行的风光,可以博得青史留名,对杨戬来说,那就算是因得不到嫦娥的退而求其次,也是他难以放弃的。所以,幻境中的选择,对于真君来说,是无比真实,无比艰难的。
; W+ e& C3 q5 f0 u, ?' ? g . o1 f( C* o+ K U: T+ M! s
在二郎神的虚迷幻境里,广寒仙子获得了胜利,对于这个结果,有人说这说明嫦娥是他最最最最最大的愿望,有人说他在幻境中有所保留,骗过了王母。我是倾向后一种结果的。毕竟,当时的杨戬,在王母看来,不过是司法天神和广寒仙子两个最重要的欲望,但我们知道,他藏在心中,最不能对人言的,却是修改天条。他害怕进入幻境,是因为他真的有小算盘不能被王母所知,而关于他对嫦娥的心思,早就在猴子的讹诈之下暴露了,多一次少一次,其实并没多大区别。而且,与孙悟空不同,他是在清楚幻境用途的情况下进入的,在幻境内,当嫦娥引诱(请原谅我用了这么不CJ的词语,可想到当时的情景,实在是无词可替)他时,他曾暗中攒紧手掌,我觉得那一刻他是清醒的,知道这只是诱惑,是绝不可能的,从后面龙四公主的回忆中,杨戬说过“也恨嫦娥”、“最想告诉的嫦娥却不敢”,以及从杨戬与嫦娥仅有的几场对话中,杨戬很痛苦地清楚嫦娥会如何对待自己,所以,我觉得他那些关于司法天神的责任云云以及最后似乎是被嫦娥迷倒的选择,只是在哄王母放心,要知道,比起所谓的四大天王,真君更能看透王母的虚荣,就如后来王母所说,“话又说回来,如果连你都制服不了,那又算什么致胜法宝。”有鉴于此,在这里,无论真假,真君的选择都只能是嫦娥。何况,后来他也对沉香说到,“儿女私情事小,三界众生事大”,证明他并不是那种会儿女之情冲昏了头而耽误正事的人。因此,大胆断言,虚迷幻镜收拾不了大圣,是因为对方无所求,真君能骗倒了虚迷幻境,是本身因为有所控。 1 ?. a8 C8 d* T5 X
/ Z# i8 P% W8 s' }
0 k* ~# t" ^8 r6 L/ p0 L
4 j, I+ ]: l3 G: Y! @8 P9 m 五、较量篇 6 L x) D1 S( x5 M- b1 o a
从《西游记》到《宝莲灯》,两位无敌战神结结实实地干了三架,均可令天地为之变色。不过对于那些关于武力值、防守值之类的文章,我从来都只是爱看而已,想要编排,一句话,没那个能力,因此,对大圣真君的真功夫,这里只分析案例,想看武力排名的看官,不好意思,请绕道。
, @8 ]: }1 K6 c3 z4 N3 K$ O8 c
; N* m w5 f0 h! t, o! d# I ) i0 B' [3 A {% m
第一战:花果山小圣施威降大圣。
/ p. H1 h$ E0 i" m! x% e# H
- z0 F' ]- l2 H v 老实说,这一战,小圣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上有各方神仙观战暗助,下有天兵天将重重包围。但小圣的一身本领也不假,两人各显神通,打得难分难解,孙悟空自出道以来,从没有人能与他交战百合,现在打到三百回合还胜负难料,心下想必也暗暗焦急,怎料此时后院起火,一时心慌逃出重围去了(电视倒没把梅山兄弟围剿花果山拍出来,变成了哮天犬追得大圣满山跑,倒让阿哮大大的长了回脸)。大圣想用七十二变蒙混过去,可惜小圣的中央神眼不是盖的,始终把大圣盯牢的,还根据大圣的变化而变化,把他吃得死死的。不过这一段,当初看电视时还不觉什么,后来翻了翻原著,变到最后,悟空见杨戬就成灰鹤去克他变的水蛇,就变成了花鸨,杨戬“见他变得低贱——花鸨乃鸟中至贱至淫之物,不拘鸾、凤、鹰、鸦都与交群,故此不去拢傍,即现原身,走将去,取过弹弓拽满,一弹子把他打个蝤踵。”,可把我笑得打跌,孙悟空之不拘小节,二郎神之高傲自重,可被刻画得入木三分。变到最后变无可变,悟空变成真君的模样躲到真君的庙中,可惜真君的飞行速度也不慢,马上追来,大圣又陷重围,在老君金钢琢的暗助下,大圣被缚。6 U& |% K S$ S+ x# ?
2 Z$ c5 }; s6 G+ F- ^2 Q q! i, ~ 这一战,两人旗鼓相当,这梁子算是结上了,但要说哪一个更技高一筹,那是无法确定。因为就场面上来看,明显不是公平竞技,孙悟空有点吃亏,但如若杨戬少缺斤两,也不能把悟空逼到如此境地。究竟孰高孰低,恐怕连两个当事人也未必说得清楚。而八百年后,杨戬说悟空“不过是我的手下败将”,而悟空在喝醉酒时也不停抱怨老君暗助。此种情况,一可解释为杨戬的确能胜过悟空,而悟空不过以老君为借口死要面子,二可解释为杨戬不能胜过悟空,而杨戬不过以当年不公平的战绩死要面子,三可解释为其实大家都不知道究竟能不能胜过对方,不过是齐齐死要面子。所以,究竟哪一位的武技更高一点,此战无法解答,存疑。
! R9 f7 y+ r8 V6 b/ @: c- m
5 k9 m( L, {% X 不过,说真的要比,两人的眼睛还是可以比一比的。大圣虽然失擒于小圣,不过因祸得福,在老君的丹炉中炼就了一双金眼火眼,一样可当照妖镜用,不过炼出来的和天生的,就有点差距了,杨小圣的中央神眼,除了当照妖镜,还可用来当武器,催眠、吹蜂、施法,用途多多。不过眼睛这东西,也和武艺一样,除了本身的水平外,也和气势、心情相挂钩,有如当年关公气势如虹时,什么颜良文丑,还不是砍瓜切菜般手起刀落地做了,到了败走麦城,心慌慌、情凄凄,竟被东吴一个叫不上名字来的兵头做掉了。看看悟空,心情平稳时,菩萨变的美女也瞒不过他;但一过份兴奋,就让牛魔王变的猪八戒给涮了一把;等到心慌意乱时,就更不济了,木头雕的唐僧头也骗去了他几缸眼泪。不过杨戬也好不到哪里去,平时耀武扬威的,到了在灵宵宝殿被悟空八戒逼问广寒宫之事,对上嫦娥那一脸鄙薄,正是愤怒伤心、内外交困,一不留神,就给高小姐的梳妆镜骗倒了,惨。 ( {4 \: w# o' J! b& r! q/ n D
' u5 B& V5 S+ C
. J& }7 m4 b3 m: J" n; V1 j$ S1 S
第二战:峨眉山玉帝笑脸抹稀泥。
7 b/ E8 j2 C" a$ n4 f) z1 ]
% e$ U- o( B* i' }0 l6 U" j 如果单从打斗的角度上说,这一战,实在是乏善可陈的,就一阵兵器争鸣、飞沙走石后,玉帝笑嘻嘻地出来和了一次稀泥,最倒霉的,也就是在这次事件中丧失嗅觉并断了一条腿的哮天犬了。但是,如果从这一战的前前后后事件及其影响来分析一下,又会觉得非常有趣。不过,在说这些拉得上关系的事情之前,还有两个问题,是要先弄个明白的。
" T5 N; n, f4 n" w3 R3 H$ W" ]
9 f8 K5 Z7 m( v9 t( K. k( L 一就是孙悟空成佛后的战斗力问题。大多数人都认为,孙悟空被封斗战胜佛后,战斗力应有大幅提升,会远超杨戬。但我对此,却是仍有保留的。毕竟看过《西游记》的人都有感觉,大闹天宫时的孙悟空和西天取经时的孙悟空,战斗水平可不是差了几个级别的,当初十万天兵天将尚且应付自如的悟空,常被几个偷偷下凡的小童、坐骑之类的弄得狼狈不堪。抛开剧情需要的废话,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在悟空方面,五行山和如来那个“俺把你哄了”的咒语绝对对他的法力有损害——想想也是,就连二郎神的咒语也能把被压在华山下的三圣母动辄搞个魂飞魄散,如来的杀伤力只会更大;而在其他神仙妖怪方面,他们可没有闲着,该干嘛还是干嘛,而既然天庭上的道童都有所长进,杨戬就更没原地踏步的可能。功夫这玩儿,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就算成佛后悟空的战斗力有得益于此而提高,最多也是弥补回之前的损失的基础上略有所增。而在成佛后的三百年间,他到底是潜心参禅或是勤练武功还是埋头著书(《七十二变》、《筋斗云》,笑),我看都是应有之义,单看他能被八戒骂到累都不动气的份上——虽然是一早就被玉帝打过预防针,我认为他在禅心上的修为是高了,但从他依然制不住杨戬这一点来看,我认为两人还是难分高下。 # h# y0 z0 T$ h+ a$ |# E- Q
& H7 }2 `8 |& Z8 x4 |8 C 二就是哮天犬问题。估计不少人和我一样,初看到《宝莲灯》中那只经常出糗、法力平平的哮天犬时,都会不自觉地想起那条追得大圣满山跑的神犬,情不自禁地问自己:这……这……这是哮天犬吗?杨小圣他是不是换狗了?不过当听到大圣念念不忘地报那被“咬了一脚”之仇时,就可确认,小圣他没换狗,只是狗狗的战斗力退化了(汗)。想想在《封神演义》的记载中,多次出现“杨戬祭起哮天犬”的字眼,可知在当初,哮天犬是被杨戬当法器用的,可是不知是不是太过寂寞的关系,养着养着,就向宠物狗的方向发展了(每当我想到阿哮在南海被八戒打上天然后被杨戬接住,杨戬马上摸摸其头以作安抚,我就觉得超搞笑,同时也觉得阿哮好幸福)。从狗型到人型,却又保持着狗的心性,减减法力,倒也正常。
; |+ p( {. O Y + q7 U5 q2 }$ o
言归正传,说回大圣与真君的第二战。这一战,乍看之下,杨戬是完全没必要打这一架,完全是哮天犬的招摇口舌和猪八戒的煽风点火惹回来的,而结果是玉帝下令,杨戬的人不得再进入峨眉山一步,真君看似是吃了大亏。但是,如果看完全剧知道了真君殿下的无间计划后,细细回味,才会发现,这原来是他布下的一着妙棋,无声无息地让大圣为自家外甥保航了几年。 " ]7 I0 O5 [- p6 p7 y& j0 s1 ?1 R8 L
# n9 W& ]! B: z. A
杨戬不能亲自教导沉香,那他就需要一个高手来代替自己,以杨戬的眼光以及他对沉香的要求,是绝对看不上猪八戒的,同理,能被他所认可的老师,也只有是那个和他不分高下的齐天大圣。所以,无论有没有嫦娥的多管闲事,他都会想办法逼得猪八戒不得不去求助他师兄的。只是,如果让悟空摆明车马地在那儿教导天庭通辑犯,那又说什么都说不过去,玉帝和王母也不会允许这种局面的存在。真要出现这种情况,我估计沉香的学艺时间,全都变成的兵捉贼的时间了。同时,他二郎真君的外甥,也是一个让人极度不能放心的主,借助宝莲灯的威力击败自己一次,就可睡个日上三竿不起床练功,太轻易得到的名师,估计也不太会珍惜。所以,当梅山老四提议他找玉帝帮忙阻止沉香学师于悟空时,杨戬也就来一个顺水推舟了。当玉帝以为用几句话套住了大圣的时候,真君却早就打着要猴子的阳奉阴违的算盘了^_^
/ u4 z: A) ?' H/ I& ~, K8 Z2 s# i ; O6 y( X$ P* k
孙杨的关系,一直是一种瑜亮情结(说到这里,先自己鄙视一下自己,本来一直对罗贯中对周大帅哥的描写深恶痛绝,但在词穷的情况下,也不得不用一下这个理解度极高的组词,真是愧对江东父老)。孙悟空对杨戬的态度,与他对哪吒、李靖的态度迥然有异。什么?西天取经时李家父子帮过悟空。拜托,难道杀死九头虫那次不是杨戬在帮他吗?虽然吴承恩把他们的关系写到亲如兄弟般,看得我都疑惑这两人什么时候这么铁了,可是再一读,才发觉全不是那回事,你看悟空也说“我曾受他降伏,不好见他”而先叫八戒上去打招呼,可见心中是有点想法的。而当时的杨戬,可能是打猎中途心情好的关系,而且被孙悟空所求,更是大爽,加上我估计当时玉帝可能下过全民帮助唐僧取经之类的行政命令,所以杨戬也只能招待他一次并帮他一个忙。但要说两人真的惺惺相惜了,我这个唯恐天下不乱的人是第一个不答应的。在孙悟空那一方,虽然公平地说两人上次交手是不分胜负,但毕竟从事实的角度上看是栽在了杨戬的手里且也只栽过在杨戬手里,而在那之后,他却又无机会证明自己比杨戬略胜一筹,他不可能不对此耿耿于怀。而在杨戬一方,因为他是上一战的胜利者,倒是不急于要证明自己的,可坏就坏在孙悟空那张嘴,从《西游记》中一见面起就把杨戬的身世毫不顾忌地挑出来讲——呵呵,要知道,三界看不起杨戬的人虽多,可又有谁敢当着他的面说他这件伤心事——当时就把杨戬挑拨得火冒三丈,而在《宝莲灯》中,只要是对着玉帝说到杨戬,张口闭口就是“你外甥”的,反而是杨戬本人除了在三圣母面前说起玉帝称呼过他为“舅舅”之外,都是以“陛下”、“娘娘”来称呼玉帝和王母的,双方压根就好象没有亲戚关系般,现在时时刻刻被猴子提到这件事,他又怎能不记恨。窃以为,虽然杨戬对自己的身世是自卑而敏感的,但即使如此,也是能感觉到他也如其他神仙一样不太看得起一个不在意就被人叫做“妖猴”的孙悟空的。另外,如何令已对天庭客客气气、对玉帝称兄道弟的孙悟空肯为了沉香再次对天庭制造点麻烦,也是杨戬难题之一。因此,无论是为人为己,杨戬都是要动动手的。
$ I9 I% y: o; S& b" q : t. h/ F- c6 a
这样一来,事情就变得好看了。杨戬一行以踢馆单挑的架势来到峨眉山,正碰上激将法失败的猪八戒和沉香。本来,按照正常办事程序,虽然自家的狗吃了点小亏,但看在对方不打算跟你为难的份上,也就大事化小、抓人了事算了。可偏偏是真君有他自己的小算盘,怎能让你孙悟空真的把沉香甩开了,针对猴子好面子这一弱点,叫来各路神仙齐齐观赏,又放任自家的狗狗在那儿口舌损人,给了本来就对杨戬意见多多却又没有借口发火的孙悟空一个天大良机,以捍卫斗战胜佛的面子为借口,两人乒乒乓乓就动起手来了。于是,不明所以的玉帝就怨杨戬“不会办事”,生怕又惹毛了孙猴子,忙对其好言安慰,并命杨戬不得进入峨眉山。在看似杨戬最失威的结果中,来了个皆大欢喜,玉帝以为悟空真的不会教沉香以造成天庭的威胁了,齐天大圣当上了二郎小圣的前辈,出足了风头还发现了和杨戬作对的好办法,沉香找了安身立命之所且明师在望,而真君殿下,则明正言顺地任由沉香留在峨眉山对孙悟空软磨硬泡,这时谁还敢叫他捉人去呢?
; ^3 Z9 w5 p- n2 P4 | 2 q& o* i0 r: a+ |1 b8 ~4 Y
6 g8 s+ M1 r& S( f; _ 第三战:瑶池会真君佯败伏胜佛。
* a9 a( ^% Q% j& ~ % \9 N/ J5 A% O. A i# G. \
虽然这一战杨戬出场如神龙翩然现身,在王母差点被劈的关键时候SOHW了一把力挽狂澜,但从他还有时间换回一身衣服兼去放出被关押起来的梅山兄弟来看,不得不让人恶劣地想,真君殿下恐怕已冷眼旁观良久,就算眼下还不能真的让沉香闹翻了天,也要看看玉帝王母的狼狈样一泄心头之愤。
; w Z- ]5 a! e
2 G8 x9 K! p2 b) C2 E 与上一战他主动诱孙悟空出击相比,这次孙悟空向他挑战是出乎他意料之外的——他本没打算跟猴子瞎缠,他本是打算阻止沉香这种还未得到大部分人/神支持的恐怖突袭,但是,猴子却意外的跳出来挑衅和助拳——他没有思想准备,却只能应战,然而就在心念电转间,杨戬定下了重创悟空逼他助沉香反对天条的计划。他本没动猴子的脑筋,但猴子变成唠叨教沉香、刚刚又吹了三根毫毛暗助沉香、还有现在口中呼叫着抓天庭重犯来和自己动手,这些都是杨戬看在眼里的,他看得出孙悟空对天庭的有所不满,但也明白今天孙悟空已是如来封的胜佛而非只有虚衔的大圣,顾忌着身份、地位再也不会随心所欲地由着自己性子来(看来无论哪个时代,能够最义无反顾地举旗造反的,始终都是无产阶级,笑),因此,不逼悟空出手,光凭沉香在那儿闹,难以真正撼动天庭,要逼悟空出手,那就非出狠招不可了。真君的优点之一,就是他虽然傲,但从来不狂,既不会虚荣地高估自己的实力,也不会自大地低估对手的实力。他敢直言与牛魔王打三天三夜也难分高下,自然也明白单凭一己之力难以制服孙悟空。要对付孙猴子,唯有倚靠最强的法宝——宝莲灯。只是,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绝不能在众目睽睽下使用的——用了也白用,玉帝敢让悟空吃亏叫“如来佛祖的面子不好看”?所以,斗了百来合,杨戬佯败而退,占了曾经重伤至法力大失的便宜,孙悟空恐怕亦以为杨戬法力不如从前,不防有他,安心追来,结果,到了四下无人之处,宝莲灯亮,加上杨戬的“趁他病、要他命”,悟空伤重被擒。 R9 R7 @; t; b0 E. C4 ]+ M
9 ~9 Y$ w$ G1 P4 W5 w9 p
这一段,早有一大票空粉为孙悟空鸣不平,最常见的理由,不外是大闹天宫时无往不胜的齐天大圣,加上成佛之后佛法无边的斗战胜佛,怎能如此窝囊、堕了威风。但是,大闹天宫时的悟空的法力不等于西游路上悟空的法力(理由前文已述),而成佛后所谓的“佛法无边”,并不是指法力无边,而是指佛的道理,浩如烟海,我们即使尽一生的精力,也难穷究到彻底(摘自《网海莲舟·佛教文化网络半月刊》),所以,输在了“开天劈地以来最厉害的法宝”宝莲灯下,孙悟空也没什么可丢脸的(其实杨戬也曾被宝莲灯打得吐血伤重,只不过那是沉香借了阳气被吸得七七八八的猪八戒的法力使出来的,施术者本身的法力不强,加上或叫临敌经难不足或叫心地仁慈的关系,没有乘胜追击,才能全身而退)。 # X4 ]3 \" D z
7 p4 O* `0 P3 ~/ H1 x: w1 w 同时,与杨戬在封神榜时代都能硬接诸如花狐貂、五色石等各色厉害法宝不同,孙悟空在去西天途中曾被诸多法宝弄得焦头烂额;而既然红孩儿的三昧真火都能把孙悟空烧到急气攻心、晕死过去,醒来后还腰酸骨痛、驾不得筋斗云,那么,他被二郎神蓄意纵容的哮天犬搞到经脉尽断(个人强烈同意杨小圣在此公报私仇敌^^),也就不足为怪了。补充一点,关于孙悟空那个在大闹天宫弄得众仙束手无策的金刚不坏身,个人认为有如钻石,并不是如一般人所认为的坚硬至不可破的程度,只是如钻石般,非要用钻石才能破坏钻石这种以毒攻毒的方法来对付。说不定,杨戬三百年来寂寞无聊,专攻对付金刚不坏身的方法^_^既然比起只有马车木船的三百年前,现在神六都能升空了,那么三百年前破了三百年前无法可破的金刚不坏身又有什么出奇呢?而西游路上,孙悟空吃喝拉撒,样样齐全,也可见他基本生理器官并没有“钢铁化”,还在发挥正常功用。' k5 I/ c) J0 }/ q" n7 t, h8 b5 T
$ \& t) \, }6 n
说了这么一大篇,如果来一个总结陈词,那么大约可说,大圣和真君神通广大,两人对敌,在N回合之内(这个N估计不会少于1000)是不分胜负的,斗过了N回合,大家都打得不耐烦了,斗力之外,恐怕斗法术、斗心眼、斗人缘,什么都拼上了,这时,就要看是谁一个不小心,大意栽上了,如果还不能分出胜负,那么就真的要拼到筋疲力尽为止了。若然真的走到那一步,个人倒是比较看好孙悟空的。毕竟半人半神也好、肉身成圣也罢,始终都是血肉之躯,而孙悟空却是天生石猴,天赋异凛。另外,孙悟空肚中,有太多奇奇怪怪的东西了,蟠桃、仙丹、人参果,样样都是大增法力的宝贝;而杨戬,从小就是个踏踏实实的好孩子,老老实实地练功,不走捷径、不求冒进,更不会因为嘴馋或偷懒而吃下一些增强法力的怪果子而把自己弄得一副青面獠牙的怪模样(反面教材见封神中雷震子、黄天化以及三头六臂样的哪吒)。所以,就算小圣在成为司法天神之后年年参加蟠桃会(住在灌江口时一定没他的份),所吃的蟠桃金丹,加起来,恐怕也不及猴子偷吃的千分之一。只能说,杨戬的练功方法是科学的、高速的,可惜不是主角的命,“奇遇”太少,只能和悟空拼持久战,是万万不能拼超持久战的。 + I- ~ @& [7 N$ c; [, @6 h. @
7 ^1 X X& `0 [$ u3 ?0 y3 Z* S 9 \+ O6 b4 y l% z) m3 |# O) |7 D
/ O$ l1 L. ?* S E& o; P# h 六、才智篇 4 o, |( n. @& {9 O# l+ Z
说到战斗这种艺术,永远都不可能是单纯性的力与力的PK,否则,既无法解释赤壁之战曹操为何要大败而归,也无法解释为何石观音、水母阴姬都失手于楚留香。孙杨二人都认为自己的神通与牛魔王不分上下,但因为杨戬既没人质被人抓在手,又没有想着和老牛一家认亲戚、叙旧情,所以,孙悟空会被红孩儿那经过充分时间摆起来的火阵烧个半死,和八戒一起对上老牛还要哪吒的乾坤圈帮忙,而杨戬同时对上老牛两父子也占着上风。除了心理因素、制约条件影响着胜负之外,战斗双方的才智水平,对胜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8 O* ~* b9 q% K 4 u0 F- v3 }( C) X8 o7 f7 k
大圣和真君,一个曾大闹天宫、西行平妖,一个曾劈山救母、助周伐纣,套用句希腊神话常见的话,就是都有着光辉灿烂的英雄业绩,能有此赫赫功业的两人,当然不会只是凭力气瞎碰的莽夫。从两人的求学生涯来看,一个是七年,一个充其量也不超过二十年(但菩提祖师很多人都认为他是如来佛级别的,而玉鼎真人只是元始天尊的弟子,所以,折扣一下,两下打平,不在此分个高低),但均可炼成惊天傲地的一身神通,两人天赋之高,实不作他人所想。就从两人对付法宝的方法,就看可出两人真是比鬼还精。法宝,形象点来说,就是神仙妖怪群中的高智能化炸弹,只要会按按钮(念咒语),就是特种步队精英也不敢在一个能按按钮的小孩子跟前“以身试弹”。不过牛人就是牛人,遇上孙杨两位,还是有很多法宝能硬接的,真的有麻烦,也仅仅是被困而不能造成实质伤害。西游路上,孙悟空遇上的仙家宝贝多不胜数,因有取经救人任务在身,悟空不得不想办法把它们干掉。通常情况下,他都是见识过法宝的威力,就想尽千方百计,不惜偷呃拐骗也要把对方的宝贝弄到手;对付同样的事情,杨戬的表现则更让敌人吐血,此人在勇武方面的表现欲并没有悟空那么强,基本上是不管三七十二一,见到对手有宝贝就想办法把他毁掉,从来没有好奇心去试一试他的威力。就如在西歧第一战,一见花狐貂,就马上打定主意,自己先送上去让它“吃掉”,然后在它肚内捣鬼,捏下人家的心脏,一了百了,只是害得姜尚白白“郁郁”了一场。如果一部封神细细统计下来,被杨戬弄坏和偷走的法宝,可能也不在孙悟空在西游中的杰作之下了。
/ i' w1 s0 N; M! Z2 Y
' z& I+ A9 ~: [ 不过,经历决定风格。孙悟空要完成的,是西天取经保护唐僧这个RPG任务,所以不是要干掉一个妖怪BOSS,就是要过一个帮助某一国王的关,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很大程度上,是走一步算一步。所以,对上某一妖怪时,他会随机应变、智计百出,斗得精彩纷呈,但是,他也从来没思考过下一站会遇上什么妖怪,应采取什么应对措施,也没有做一些教育唐老和尚、使他不成为内部消耗最主要原因的工作。是他想不到,还是根本没有去想,不得而知。但杨戬不同,他领兵决战于两阵之间,深明唯有运筹帷幄左右大局,所以更能放弃一时之威风而力达最根本的目标。就象这次修改天条,个人感觉他真的是在一怒之下兼之职责所在才把三圣母压于华山之下,而当他认真地考虑这个计划并付之于实施,应是在请求玉帝王母失败后并看到沉香的行动后才开始的。但不管他是何时真正开始执行,但在决定了之后,就不容他人也不容自己动摇。在一次次与孙悟空的面对面的交锋中,无论是武力比拼还是御前巧辩,因为情势需要忍一时之气(再加上嫦娥的扯后腿),他非但没有对方出彩甚至弄得很狼狈,但布下的每一步棋,都能发挥计划内的作用,可以说,到了最后,整个计划的发展都在他的掌控之下,中途可能发生过很多令杨戬意外和危险的状况,但结局却是可以令他满意和自豪的。
; Y+ h. M% Y; e- u' Q * M8 R H' H5 ?2 b9 R& i
说到这里,顺便说说关于杨戬梦想和嫦娥“反下天庭、竖旗为妖”的问题。他是有这个想法,但应该已不限于只是一个概念。孙悟空可以在一怒之下偷御酒、盗仙丹,那是因为他无牵无挂兼还未能真正看过天庭的无情。但杨戬的身世和经历,必不可能不负责任地做出一时头脑发热就和爱人找个地方躲起来过几天神仙眷侣的生涯,然后成为天庭通辑犯被一大票人追得满世界跑,爱人则被关在某一名山大川中吸风饮露这种“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所以,最有可能,杨戬可以斩钉截铁地说出此话,证明他不仅仅是如此想,还应想出一个具体可行方案,有信心仗着自己一身神功,再钻钻法律空子,完成一件只有二郎真君本人才可做到而令天庭只能只眼开只眼闭的“违法而不必受罚”的行为。可惜,嫦娥的不领情,白白浪费了杨戬的一番心思,又让大家少看了一出“逆天而行”的精彩好戏。 ' @- P# z ^, @
8 [3 i7 y7 w$ Q! `8 U6 f* V
& Z/ J C, p& ^ ( I3 f" }* f7 }* g/ q5 S
八、演技篇
3 ?! ]& s$ D# ~. B: ?: j 从理论上来看,武将与演戏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相及的两件事,但所谓人生如戏,又有哪一个人真的能随时随地都做回自己?更何况是人生经历如此丰富多彩的两位,似乎总能遇上磨练演技的机会。 $ H7 d2 }3 S1 [. [6 B
* W1 V% C+ A. b8 d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数度过了一把戏瘾,扮高小姐、牛魔王、老狐狸……除了在对手视线不见的时候露了一下猴里猴气外,莫不唯妙唯肖。老孙可是个天生演技派,虽然没有生活体验,但在他最精彩的两场戏中——扮高小姐哄猪八戒和扮牛魔王骗铁扇公主——都能无师自通,把高小姐的娇、俏、嗲和牛魔王的陪小心、讨高兴演绎得栩栩如生,迷得老猪晕晕乎乎就把来历洞府交待清楚还背了一回“好媳妇”,哄得铁扇公主迷迷糊糊以为丈夫回心转意兼送上镇洞之宝。他如有意入行,肯定能捞个最佳男主角。
8 E+ v7 y2 U$ Z; d% w
! h* h0 A4 ?8 y- @% u% o; C- A 比起孙悟空那只有一两个对手的折子戏,二郎神在《宝莲灯》中表现,绝对称得上一部超级大制作,杨戬自导自演,历时八年,由第一暗黑BOSS发展到第一幕后高人,对手众多,情节复杂,他是在做自己,又不是在做自己,神态、语气、行事,都是自己的,但偏偏要表达出来的心意,却与自己真实的本意相反。配角虽多,却没一个人可以配合,一旦演砸,陪上的,就是地位、性命和名誉。从最后全世界都被他骗倒的结果来看,颁个终身成就奖给他也不为过。 % F1 C" f7 x- S+ X( b
9 n/ x d8 C" F" @7 b+ k0 z% {
不过两人的入戏程度,也影响了他们的演出成功率。在小圣那八年无间生涯中,从未露出过破绽,但大圣却屡有出错的事件。但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并不是大圣的演技比不上小圣,而是因为大圣的心没有小圣那么狠。比如,为了安唐僧等人的心,在变成老狐狸时在暗中让他们看一看猴腿,却在戏弄八戒时被不忿八戒骂了出来而被拆穿;扮牛魔王时因流露出对唐三藏过份的担心而惹起红孩儿的疑心,最后因要吃素被拆穿西洋镜。总结而言,就是大圣的入戏程度比较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反观真君,他的心够狠,所以总能心如明镜,波澜不惊。而且,他不但对别人狠,对自己也狠,刺伤沉香,他能不露声色,被人辱骂,他能面无表情。在众人都为三圣母和沉香求情甚至有成功的可能但在情势还不能达到修改天条的目的时,他依然扮演着执法无私、铁面护法的司法天神。谁都猜不出他究竟想干什么,只能对他的行为表达愤怒。就象打黄盖时的周郎,千般急切、万分关心,全部隐藏在冷漠无情的脸孔下,只记得,既然已付出了代价,那就一定要成功。
! A; b4 S, a% s
, T$ S: ~* ~, a* }7 L( ?! o5 @
( V# e- M, v2 ^" B) b2 R+ _% |+ P " Z# k. w) a( @+ A) z; w5 a
九、任性篇 7 `$ v! T* J4 J: P' V& o
大圣曾大闹天宫,真君曾斧劈桃山,看起来都曾有过一个叛逆的少年时期^^不过,细看神话,有成就的大人物还真的都闹过了一闹,远的不说,说回《宝莲灯》,名号响亮的,除了以上两位,还有闹海的哪吒,加上救母的沉香。不过话又说回来,无论是悟空、杨戬还是哪吒,不管当初闹得如何惊天动地,最后都是回归了主流社会,还成为维护主流社会的栋梁之一,估计以后沉香也逃不了这条路。(既然说到成就,跑题说一个,以古人“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逻辑,基本上可以肯定沉香的成就一定是最小的。无它,比较看看,孙悟空在五指山下受了五百年的寒苦寂寥,杨戬饱受了因救母的孝行却加速母亡的心理煎熬,李哪吒因天地不容而割骨还父割肉还母以死谢罪,而刘沉香,汗一个,看来看去,这位同学最大的苦难就是仙丹吃多了撑着了。)这种回归,从制度上解释,可以说成是强权对自由的压迫;从人文上解释,可以说成孩童进入成人社会的洗礼。不同的人对事物有不同的解读,但有一点无法否认的就是,当他们功成名就时,本性,已被或多或少地收藏起来了。这是一个人能在现实社会中生存的必要条件,但本性之为本性,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它的难移,可能,它会被深藏好,但必不会消失,往往一不小心,就会使人原形毕露。
% k: d9 l4 J) m% M( P `1 C9 Q
2 N b! v# v7 e7 i; ~- J+ ^8 O: Q: O 教育,当然是可以塑造人的本性。但上述几位,唉,老实说,在他们的受教育阶段,除了真君的师父玉鼎真人之外,好象真的没怎么教过他们做人的道理。菩提祖师对孙悟空一直另眼相看,虽然最后嫌他爱卖弄而逐他出师门,但之前对他的猴模猴相不闻不问,还把所有的真本事倾囊相受;太乙真人就更有趣,送了几颗果子和几件法宝就走了,直到哪吒大闹东海出了祸子,才想起有这么个师父可以商量,而太乙真人竟然教他制服龙王的办法,直让人怀疑他是不是和姓敖的有仇;沉香的师父嘛,没言语,一句话,和徒弟一起闹的。大胆估计,只有杨戬的师父是严师型的,专业、礼仪一起抓。
/ g2 n" q y: M/ A: y& |; }! K 7 S4 R0 }: H: [, o2 G# ` [
孙悟空的本性其实一直就没有怎么藏,虽然后来唐老和尚的紧箍咒和唠叨能使他收敛一下待人暴躁、用刑过重的问题,但很多时,都是唐三藏的紧箍咒念错了,根本不能使他心服,那剩下的唠叨,威力就可想而知了。加上取经路上,事事都要倚重孙悟空,也不好太过约束他。所以,贪玩地让三个妖精道士喝下一泡尿,捉弄似的把一国上下剃了过光头,这种事情,在孙悟空身上层出不穷。就连成佛后,这种爱恶作剧的本性也没改去多少,君不见,胜佛一出场,就小小调戏了一下玉皇大帝,又把玉帝王母手中的仙酒蟠桃偷吃去了,吓了人家一小跳。 7 ?% B% l8 y" e' s) C u
, T. _! w+ g6 n- ]- n1 r 而反观真君,自在姜子牙面前出场后,行事说话皆样样合度,虽然骨子是同样看不起人,但基本礼节上叫人挑不出一丝错儿,一看就知道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可是有句话,叫做压抑越深,则反抗越剧。大圣任性起来,只不过叫人丢丢面子、小伤大雅,个中还透着几分可爱;但小圣任性起来,则是与人的身家性命相关,过程相当恐怖。看他对待刘彦昌的狠辣,说只是为了激励沉香,那真是鬼也不相信。不过刘同学也比较倒霉,自古到今,一男一女发生了不名誉的事情,无论事发时情形怎么样,女方的家长一定都会认为是男人对女人进行勾引挑逗,至使女人行差踏错。刘同学遇上一个神通广大兼心情极端不好的“女方家长”,只能有冤无处诉——因为最后杨戬来贺沉香结婚时笑着对他说的那句“别怨我”,我左看右看也觉得象在撒赖,吃定了人家无法找他算帐^^同样倒霉的有百花仙子,此女虽一脸三八相,说出的话又讨厌,但看在古道热肠的份上,也可算是一个好人。看看孙悟空当年一个定身法就困住了七仙女大半天的手段,再看看杨戬把三圣母监禁了十六年也无人知晓的成果,如果真君殿下只不过是想她暂时闭嘴,完全可以一个人就把那一群花仙子藏起来,还免了人多口杂、走漏风声的危险,但他却把她们交给素有色名的牛魔王,令人不得不怀疑他的不良动机——就算老牛没色胆,但花名在外,估计那群花仙子在被禁之初也会被自己的联想吓个半死。
1 V4 L' J( J, E t& q % ]. `0 ^) N8 T9 F: w* F
大圣和真君,虽然都是是任性的,明显地任性或隐蔽地任性。但坦白的说,也不想太过于拔高这种任性。孙悟空虽然在大闹天宫时,他发下豪言要把玉帝的宝座抢过来,但那时斗到火红火绿,说的话难免有点过头。大闹天宫的起因,是因悟空不满没被邀参加蟠桃盛会;而在后来,取经路过凤仙郡时,发现只不过因侯爷不小心弄翻了玉帝的供品而玉帝因此让凤仙郡大旱三年,孙悟空弄清前因后果后,竟然认为理亏在侯爷,那么,大胆说一句,两相比较,可以看出,就算他身上反抗的光环极度耀眼,他所曾不满的,也只是玉帝对待他的方式而不是玉帝本人。而杨戬,玉帝与他,不能不说是“杀母之仇”,但杨戬最有个性的,也就“听调不听宣”。不见你这个人,是人之常情,只不过他除了在悲愤之下干掉了九乌之外,毕竟没曾因此找过玉帝的麻烦,你可以认为他是怯懦,但从《宝莲灯》一剧中,我更同意这是他本身对法度的认同——无论是守法还是执法——这件事,终究是杨母违法在先,人情与法理的取舍,杨戬任性有限。
x& Y8 h7 M. ~/ }
7 ]' a1 z# W, i1 C( c0 N
0 p7 q% O& F$ Z& W( a+ ^: }. K
* S j6 L& M, @1 [1 K z0 D 可以这么说,无论大圣还是真君,都是一等一的人才,难分轩轾。只不过,孙悟空比较乐天单纯,容易惹人喜爱,江湖气息较重;但杨戬,从来都是一个抢人眼球的角色,但他性格多面,能从容地出入庙堂,你能感受到什么样的他,就要看看彼此的缘份了。
- H o6 e9 z. c. r5 z x 1 J2 n% J6 i7 c( S8 f- x; O2 e4 @
(完)
" I* B. W* U2 \5 S" T</P>9 I3 D& b6 o; e) L) l6 V
<P><U></U> </P> |